坐下是太太,站起当丫鬟,茅善玉变脸竟然那么快!
唱过无数次《雷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在抖音短视频首次尝试一人分饰两角。坐着时,她是繁漪,站起来她又成了四凤,“排《雷雨》,轮到四凤唱段,我都是跳过去的,没想到在短视频里有机会客串一回。”
除了《雷雨》,茅善玉还在抖音上传《家·瑞珏》选段,一条红围巾当作红盖头,像小姑娘玩过家家。她教网友上海话发音,将词组打印出来,贴到台历背后,便于翻阅。拍摄场地从家到办公室,掌镜者有时是家人,有时是办公室年轻人,背景音是手机放伴奏带,“很简单,很自然。”与此同时,茅善玉出镜态度又极度认真,“有些抖音UP主走随性风格,起床不梳头不洗脸,就开镜头。我不能忍受随便,必须想好穿什么,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亮相。演员传递美与艺术,一个眼神、一个姿势都有讲究。”
茅善玉把自己录制的“武汉加油”短视频也上传到上海沪剧院抖音平台。去年年末《敦煌女儿》作为上海参加第二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唯一推荐剧目,在武汉洪山礼堂上演。从艺数十年,茅善玉第一次在武汉演戏。她夸奖武汉“戏码头”名不虚传,“武汉观众懂行懂戏,《敦煌女儿》到了表演关键点,台下掌声不停,可见好艺术不受地域、文化、语言限制。”《敦煌女儿》主人公樊锦诗、彭金章夫妇与武汉大学渊源颇深。彭金章于1963年至1986年在武大历史系任教。茅善玉一下飞机就来到武汉大学,特地邀请160名武大师生观看《敦煌女儿》。
上海沪剧院在武汉演出
短视频之外,茅善玉在演艺大世界云剧场戏曲展演周客串主持、演员、导演。为录制沪剧电影《雷雨》线上导赏活动,她提早几天理思路,分段落,“电视节目是排定好的,做线上导赏更加个人化,我在汾阳路150号白公馆边走、边解说,形式更活泼丰富。”
《雷雨》线上导赏
电影《雷雨》保留舞台版本“盘凤”“吃药”“花园会”“撕支票”“四凤独叹”“五重唱”等经典唱段,还展现在舞台上未充分展示的原著经典场面,例如繁漪雨夜尾随周萍,四凤、周冲双双触电而亡的场景。“我梳理了电影与舞台表演的区别。”录制线上导赏,茅善玉像极一板一眼的小学生,没有半点马虎,“沪剧唱腔有表现力,字多腔少,越是简单越是自然,越容易有感染力。”她边演、边唱、边解说,还不忘盯紧摄像师:树底下不能拍,树影太多;室内拍摄时,窗户全部打开,用自然光;镜头不能太死,得给人物多一些表达空间,“比如我从楼梯走来,先拍脚,神龙见尾不见首。观众想要看脸,很抓人。”拍完一段,茅善玉第一时间看回放进行自我批评,“解说啰嗦,不够到位,就重新来,心里时刻想着抓住观众,不让他们走。”
电影《雷雨》繁漪与四凤
以往过完春节是上海沪剧院演出旺季,茅善玉掰着指头算,“往年从初五、初六到元宵、三八妇女节都有演出。”今年沪剧院 “危”中寻机,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不间断发布云练功、研究剧本等剧院信息、演员近况,在云剧场推出沪剧小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主创团队积极抓好前期创作,打磨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及《江姐》等作品。上海沪剧院与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共同合作拍摄实景8K全景声沪剧电影《敦煌女儿》计划摆脱舞台演出框架,外景改为实景拍摄。
茅善玉透露,《敦煌女儿》电影剧本经历近10个版本,已经定稿,“拍摄计划不断在变,我们相应做出AB方案。”
茅善玉希望原创大戏《一号机密》能在七一前后演出,“在七月红色经典月,我们原本计划演出《一号机密》《芦荡火种》《红灯记》《回望》等多个作品。如果剧场开门,我们全力将网络收获的观众引流到剧场。舞台表达是最完整的,期待在剧场见到新鲜面孔。”(诸葛漪)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