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瘦身”:胖子都会是潜力股?

时间:2018-03-05 20:47: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几年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在回应外界质疑奇瑞“折腾”的时候说:“没有新闻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在之后几年时间,奇瑞的新闻可谓不少。2017年,尽管已经不是自主品牌老大好几年了,但奇瑞仍然是最具有话题性的汽车公司。在这一年中,奇瑞的关键词是“瘦身”。

2017年,奇瑞一整年基本都在“出售”的传闻中度过。最终,观致的神秘买家确定为宝能,观致的两大股东分别出售了观致汽车25%的股权。下半年,奇瑞将旗下全资公司凯翼汽车全部出售给了宜宾市政府。由于“卖卖卖”太过于迅猛,中间一度传闻有大资本要买下整个奇瑞,但这一消息很快被奇瑞明确否认——作为一家地方国有企业,奇瑞也不可能出售自己的主营业务。

事实上,奇瑞“卖卖卖”的模式在2013年已经开始。从2013年开始,奇瑞就开始处置资产。这包括向外出售技术和车型平台,同时也处理非主营业务的资产。2013年,奇瑞的微车以及部分整车业务剥离至母公司,形成凯翼汽车,而奇瑞汽车则聚焦于乘用车;2014年,37家子公司被剥离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剥离的公司少数被注销,大部分被注入奇瑞科技有限公司。

此后的2015年-2016年两年时间中,奇瑞股份开始剥离变速器业务、新能源汽车等资产。2016年,奇瑞变速器项目被上市公司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34)收购。2016年,奇瑞新能源借壳海螺上市,但计划最终失败,此后奇瑞新能源开始筹划单独上市。2017年,奇瑞继续出售一些技术和平台资源,包括通过“合资”等形式达到资产出售的目的。

对于奇瑞出售资产的举措,不少人都给出了负面的评价。而作为对比的是,吉利汽车在这一年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吉利在2017年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宝腾,沃尔沃商用车等资产,又在筹划购买戴姆勒的股份。这一买一卖,被不少人认为是自主品牌发展成功和失败的两个典型案例。但如果从发展来看,奇瑞的战略选择并不算是失败。

奇瑞在2013年进入全面改革,其目标在五年后的今天看起来十分简单。奇瑞的逻辑是,告别过去大而杂的业务结构,重新梳理品牌、公司结构、股权结构等。外界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变化是,奇瑞在品牌上的变化,在产品线上的变化,但更深层的改革是在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上。而奇瑞的目标是,在产品上打造精品,在企业运营上盈利良好,并实现上市。

通过“瘦身”,奇瑞可以回笼资金,实现业务精简,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优势产品的打造上。另外,股份梳理和公司结构梳理可以帮助奇瑞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这都是奇瑞在过去近二十年的发展中所缺少的。事实上,通过资产的再度梳理,奇瑞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拆分上市计划。奇瑞集团中,包括新能源、零部件、金融、整车等都有自己的上市规划。

经过去年的资产剥离之后,奇瑞降低了在观致的股份比例,这个一直亏损的板块消耗了奇瑞股份大部分盈利。而将凯翼出售,也带给奇瑞更多的发展资金。目前,奇瑞股份的整车业务,主要集中于奇瑞品牌、奇瑞捷豹路虎(50%股份)、观致汽车(25%股份),而在奇瑞控股集团层面,则还有奇瑞商用车。这基本上消弭了内部竞争。而在研发、生产等层面,则实现了集团资源的协调和共享。

2018年被认为是自主品牌继续发力的一年,轻装上阵之后,奇瑞能否在今年有一个好的表现?从目前来看,奇瑞已经抛弃了过去太在意“自主扛旗者”的心理。在多年的卧薪尝胆之后,奇瑞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的时机。不过,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奇瑞能不能将产品做得更符合市场需求。对于技术能力已经处于自主一流的奇瑞而言,怎么把时尚、潮流融汇到产品和营销中,并在内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业务板块区隔,是2018年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

人们常常戏言,“每一个胖子都是潜力股。”当瘦身五年的奇瑞重新站在起跑线的时候,它能否爆发出新力量?对于奇瑞而言,机会已经匆匆而逝过多次,如果再不抓住机遇扭转局面,其未来的发展将很难再踩准市场和时代的节奏——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因此,2017年的一切,虽然看起来是有争议的,但对奇瑞而言仍是利大于弊。

关键词: 奇瑞 胖子 潜力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