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5万辆和23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6%;1月至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降幅持续收窄。业内专家认为,主要受商用车产销量较高增长的拉动,目前汽车产销延续了回暖势头。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乘用车市场也将延续复苏,有望保持正增长。
商用车成行业回暖主动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继4月之后,商用车6月的单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7万辆和5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7.9%和63.1%。1月至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9万辆和2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5%和8.6%。
商用车中,皮卡表现尤为抢眼。从5月开始,皮卡产销量同比增长由负转正,6月,皮卡产销分别完成5.8万辆和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6%和74.5%。
“今年的车市呈现乘用车市场弱、商用车市场强的特点,明显体现了汽车市场与消费类市场脱节的特征。”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商用车市场的回暖是当前整个汽车行业回暖的主要动力。
崔东树认为,拉动商用车市场增长的原因是多元的。首先是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电商化带动物流运输的需求增长。“食品类的高增长对物流体系的要求很高,生鲜冷链等运输也是体系化的仓对仓、仓到站、店到家的商用车组合配送体系。物流的仓对仓运输中,重型卡车优势更明显。”崔东树说。
其次,近期各地采取强力措施打击“假国三”汽车,也带来了巨大换购增量。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100万辆以上。北方重点区域市场上的国三车可能要远远超过100万,导致换车刚性需求增加。
第三,地方债发行规模增大刺激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据测算,今年全年国债、特别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额加总达到约8.5万亿元。并且今年的地方债提前下达金额数较大,发行进度也明显快于2018年和2019年。地方债资金主要投向各类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刺激工程类车辆和工程机械市场进入上升周期。
新能源车产销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月至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75.4万辆和7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4%。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9.8万辆和17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8%,其中产量增幅比上个月进一步扩大,而销量增幅减小了5.2个百分点。从具体车型来看,6月SUV销量已超过轿车,从销量增长情况来看,SUV、交叉型乘用车同比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但增幅明显减小;轿车、MPV仍然呈现负增长。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不容乐观。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5.0%和33.1%。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9.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5%和37.4%。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2014-2015年,在购置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刺激下,我国新能源车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14年的7.85万辆到2015年的34.05万辆,产量几乎翻了5倍。
兴业证券认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车行业也呈现“小、散、乱”的状态。为了迎合以续航里程为主的补贴标准,许多企业单纯追求增加续航里程而忽略其他性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以减少落后产能、提升发展质量为目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进行。
下半年市场将延续复苏态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如果下半年国内及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市场将会继续呈现稳定发展,预计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在10%左右;但如果海外疫情继续蔓延,且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可能在20%左右。“总体而言,中汽协会对于下半年汽车市场保持相对乐观。”
崔东树表示,今年治理超载的力度仍较大,加上营运客户需要购买符合新法规标准的新车,增大了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呈现报复性反弹的概率。同时,乘用车市场也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有望保持正增长,而新能源汽车明后年受政策利好的影响比较大。“随着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内循环趋势增强,促进消费才能拉动经济增长,以家庭购车为载体,促消费、盘活总体销量的意义重大。因此下半年仍需要政策支持乘用车消费。”
国元证券认为,受疫情影响,海外游大部分转为国内自驾游,自驾游必须配备空间大、性能好的新车;同时,7月初高考完成,高考后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选择。因此,新购与换购汽车的需求近期也会凸显,并且去年同期的汽车销量基数较低。但从三季度开始,汽车产业将进入传统销售淡季,高温天气对汽车日间销售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综合预测,7月汽车整体销量可能环比下滑,而同比上升。下半年,随着海外供应链的逐步重启,以及国内多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持续落地,乘用车大概率将延续复苏态势。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