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旁,闹市区,一间不大的厨房,方便了附近一些重病患者家属前来做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抗癌共享厨房”,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暴雨刚过,疫情又来。这样的特殊时期,病人家属在医院出不来,共享厨房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之前的来厨房炒菜,到现在的开启“外卖”模式,“抗癌共享厨房”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
网红厨房,成了病患陪护的温暖港湾
共享厨房位于郑州纬五路东明路交叉口附近,不远处便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省胸科医院和省肿瘤医院。
厨房一开张就赢得了附近患者家属的青睐。开业至今,做一顿饭只需要5元钱,7年时间,从没涨过价。
说起做共享厨房的念头,张广兵坦言,缘于父亲生病住进了河南省胸科医院。医院卖的饭贵不说,父亲还不爱吃,最终他才萌生了开厨房的想法。
等到父亲出院后,张广兵一边照顾父亲,一边辞去了实习的工作,找了个门面,开起了“大厨房”。
但因面临拆迁,最后几经折腾,才找到如今这个店面,租金一年近20万。张广兵承受不起,于是找了王战胜、魏兴江,三个人合伙经营“共享厨房”。
很多来过这里做饭的家属坦言,共享厨房给人以温暖。
记者现场看到,共享厨房分为做饭区和洗菜区,里面有40多个电磁炉,并排摆放在房间两侧。
炒菜5元,炖汤8元,调料免费……此外,如果顾客来做饭,还提供免费的白米粥和绿豆汤。
正常时期,共享厨房晚上10点多才准备关门,现在7点半几乎就没有人了,关门时间提前两个多小时。
举步维艰,疫情之下开启“外卖”模式
7月20日之前,共享厨房经过媒体报道后,引发大家广泛关注。随后,不少好心人送来一批批物资。瞬间,店里堆满了米和面,还有几十袋大米和20多箱食用油。
现在,共享厨房面临暴雨和疫情的双重打击,损失惨重。
由于房顶漏水,仅电磁炉就损坏了10多个,每天面临着亏损状态。
疫情特殊时期,因医院封闭管理不让外出,时常共享厨房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冷清。
一边是出不来,一边是进不去。怎么办?每当接到患者家属微信或者电话时,张广兵就很为难。
为了给病患家属做好服务,无奈开启“外卖”模式,做好饭后,隔着铁栅栏送餐。
“给我炒一份清淡点的黄豆芽。”天刚蒙蒙亮,张广兵便接到这样一通电话。
从8月18日至今,记者多次跟随张广兵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送外卖,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每天送外卖大概10多单,对方要啥菜,做啥饭,就按要求给他们做,再送过去。“除了买菜和加工费外,跑腿费不要,义务送餐。”张广兵说。
8月24日下午,已过饭点,记者再次来到共享厨房时,张广兵正在清理桌面的卫生。
他告诉记者,现在好多了,病人家属能陆续来厨房做饭了,但是人还不是很多。之所以一直在坚守开门,“虽然说我们困难,但是病号更困难,能为他们做点事,觉得心里很踏实。”(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吕高见文张琮摄影)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