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1岁刘炳堂老人祖传三代行医,20多年来,他只开药方不卖药,20余年共开出约10万张药方。“学医先学医德”是刘炳堂常挂在嘴边的话,免费看病的他家徒四壁,但他继续坚持下去。刘炳堂说,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是他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二十多年如一日免费给病人看病,常常顾不上吃饭
9月13日,在柘城县安平镇一个老旧的农家小院里,刘炳堂正坐自己家中,屋内锦旗挂满了整个墙壁。刘炳堂一边为病人号脉,一边问其病况,一张药方很快就开了出来,屋内还有数十名病人在等待。
“我昨天从早上6点一直看到晚上9点,中间老伴给端来饭简单吃了点,这两天人太多了。”9月13日,记者从刘炳堂家中的锦旗上看到,河北、安徽、江苏、山东等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而来,只为求一药方。刘炳堂说,这几天他的事被媒体报道后来看病的人数骤增,他根本看不完。“病号太多了,看到大老远开车过来的病号没排上,我心里非常不忍。”刘炳堂告诉记者,他吃饭的时间基本上都没有,昨天看完病人后头有点晕,身体有点受不了,“人家来了看不上病,我觉得有一种歉疚。”
刘炳堂的妻子曹清兰告诉记者,刘炳堂看病时太专注了,给他端碗饭,凉了才能吃到嘴里,一天就往那一坐,屁股都磨烂了。
曹清兰心疼地说:“这几天人多后,他看病时显得力不从心了,昨天看完病头有点晕站不住,孩子让他今天去医院检查,他却担心病人跑空,坚持继续看病。”
“治病已经让患者经济困难,怎么忍心让他们再花钱”
刘炳堂介绍,他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受父亲的影响,十四五岁时,他就已经背会了家里所有的医书。20多年前,他和父亲刘宗林在村里开了一个卫生室,一起医治过不少患者。父亲去世后,刘炳堂不再开卫生室,就专心在家给人义诊。自1996年至今,20多年来,他只开药方不卖药,对一些烧烫伤等病症,更是分文不收,舍药送药,20余年共开出约10万张药方。
“人家找我看病,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治病已经让患者经济困难,怎么忍心让他们再花钱。”刘炳堂介绍,他家里收入来源全靠几亩地,现在够他吃喝的,家人也习惯了他这样看病,老两口过得幸福踏实。
从安徽宿州慕名而来的曹舜告诉记者,他当天开车100多公里带着妻子来治疗“宫寒”。“我是从亲戚口中听说刘老看病有名,7月时来过一次,当时给开的药方效果很好。老先生很热情,我给钱他怎么都不收,从我内心来说是非常感谢他的。”
刘炳堂的妻子曹清兰说,来这儿看病10年以上的患者就有不少,看病有效果大家才会口口相传,之前的病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各占一半,“但最近几天来的大多数都是外地的,都是奔着他名头来的”。
记者问刘炳堂为什么只开药方不卖药呢,起码有个经济收入。刘炳堂说,一是他岁数大了,没有精力去卖药。再者曾经他们家也开过药铺,看见经济困难的经常送药赊账,其实一直是在亏损赔钱,现在他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给病人义诊上面。
采访的最后,刘炳堂告诉记者,希望慕名而来的患者能够提前预约,因为来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他每天不睡觉也看不完,又不忍心让没排上号的患者失望而归。(□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陈曦实习生刘硕通讯员梁雪丽文图)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