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要求,以提升城市系统抵御能力为导向,聚焦重大风险防控薄弱环节,把城市“里子工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安排受灾严重地区和防洪排涝薄弱区域项目建设,完善灾害预警和应急疏散机制,切实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保障能力。
河南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方案》中提到一系列任务和要求。
比如《方案》要求,到2022年,受灾严重地区城市雨水管渠、毁损河道等排水防涝工程设施得到全面修复,安全隐患全面消除,薄弱环节全面加固,排水防涝能力超过灾前水平。
到2025年,各城市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建设、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体消除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到2025年,我省要新建、改造城市行洪排涝河道500公里,全面提高城市雨洪行泄通道过流能力,力争5年内新增城市雨水调蓄规模1500万立方米,力争5年内完成城市内河水系治理1500公里,推进城市水系相互贯通、自然流动,提高城区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同时确保与城市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
到2025年,我省要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500平方公里,累计4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要求。到2025年,我省力争新建、改造雨水管渠5000公里,力争新建、改造城市排水泵站规模达到1200立方米/秒。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依据《方案》,我省要统筹推进地下空间安全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联动机制建设,持续完善预警联动、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预案,针对突发情况即时采取中断运营、疏散撤离、抢险救援等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方案》还明确要求,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定期组织开展排水管网、窨井等设施普查,汛前要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重点排查地铁、下穿通道、下沉式建筑、在建工程基坑等基础设施重要点位、区段和排水设施运行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和第一时间响应机制。(首席记者陈朋冲)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