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10种代表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情况!

时间:2022-03-03 08:24:30 来源: 橙柿互动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022年中国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浙江省有野生动物(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90种,约占全国总数的30%,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192种,像中华凤头燕鸥、华南梅花鹿、黑麂等都是以浙江为主要分布区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有高等植物6100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5种,浙江特有种超过200个,其中不乏耳熟能详、闻名于世的百山祖冷杉、普陀鹅耳枥、天目铁木等明星物种。

年来,浙江省通过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等系列措施,促进了野生动植物物种持续恢复增长,各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今天,来看看浙江省10种有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情况吧!

1.“植物大熊猫”百山祖冷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浙江特有种,目前全球仅有3棵成年野生植株,分布于浙江庆元海拔1700多米的山林中。利用胚胎技术繁殖的组培苗获得初步成功;累计繁育苗木4000余株,部分已经回归到百山祖原生环境进行种植;建立了3处面积共计40亩的野外种群恢复基地。

百山祖冷杉 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

2.“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浙江特有种,现仅在普陀山还幸存1株原生母树,迄今树龄已有250余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抢救保护,目前子代育苗已达2万余株;在普陀山岛境内开展野外回归试验,现回归定植总数已达4000株,初步缓解了普陀鹅耳枥濒危状态。

3.景宁木兰——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浙江特有种,目前野生种群规模不到1000丛。通过景宁木兰抢救保护项目的实施,在松阳和景宁等地建立了原生地保护小区、种苗繁育圃地、育苗大棚等,培育实生苗1000余株;嫁接苗木成活3000余株;开展野外回归试验,总计回归1500余株。

4.“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不超过150只。浙江省自2013年开始实施中华凤头燕鸥招引与种群恢复工作,2021年成功繁殖雏鸟37只,种群数量达130只。几年的同期监测显示,象山和定海两地中华凤头燕鸥成鸟的数量已占据目前全球已知种群数量的百分之85。

5.“东方宝石”朱鹮——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1981年,我国仅在陕西发现了世界上残存的7只朱鹮。历史上曾是朱鹮分布地的浙江,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已无踪迹。浙江省于2008年引进5对10只朱鹮,目前成功实现种群扩繁571只,其中野外放归自然繁育212只。

6.“活化石”扬子鳄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特有种,是当今全球23种鳄类中最为濒危和受到生存危胁的物种。1979年,我省在长兴建立扬子鳄保护区,2007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历经 40 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种群的数量已从最初的 11 条增加至 8406条。

7.“森林精灵”华南梅花鹿——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世纪90年代初最少时只有80余头,浙江省在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种群繁育基地,目前浙江省野生种群数量350多头,通过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技术,成功野外放归49头。

8.“铠甲勇士”中华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等级。我省是中华穿山甲历史分布区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省份。根据最新的调查和整理,2010–2021年浙江省行政区内共有中华穿山甲确认记录37次39只, 主要集中于山区低丘缓坡地区。2021年我省建立了中华穿山甲救护繁育基地。

9.“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距今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是中国稀有鸟类。据最新估计,中华秋沙鸭全球仅存不足5000只,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和“鸟中大熊猫”,又因带有“中华”之名,人称“国鸭”。“十四五”期间,省林业局将启动全省的中华秋沙鸭保护工程,开展种群调查监测、保护修复栖息地等工作,在松阳县设立了中华秋沙鸭栖息保护地,建设保护观察站。

10.天目铁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浙江特有种 ,仅存5株,分布于浙江西部的临安市西天目山。开展组织培养、嫁接和扦插试验,已繁育苗木6000余株;已在本省和海南、广东、云南、湖北、山东等地开展迁地保护试验研究。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