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媒体新闻直播间】全国政协委员马萧林:加强红色水利遗产保护利用

时间:2022-03-05 07:19:54 来源: 郑州日报


“红色水利遗产不仅在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承载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是赓续红色血脉、增强精神力量的实物见证和生动教材。保护和展示这些红色水利遗产是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深耕文物考古领域近30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一直关注着红色水利遗产、文物安全等课题。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马萧林提交了“加强红色水利遗产保护利用”“提升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等提案。

弘扬革命文化 红色水利遗产亟待保护利用

马萧林发现,目前,红色水利遗产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不多。在各省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仅有86处,占公布名录的0.5%,只有红旗渠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在保护实践中往往面临着认识不足、难于利用、精神弘扬不足等问题。

如何加强红色水利遗产保护利用?马萧林有着深入的思考:“首先,需要强化制度建设,夯实保护基础,进行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其次,深化科学研究,加强整体保护。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水利发展史相关实物、文献、档案、史料、口述史的抢救、征集与研究,深入挖掘水利遗产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此外,马萧林还建议可以结合红色水利遗产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将其进行分级分类改造,并加大符合条件的水利设施开放力度,将闲置空间改造为博物馆、陈列馆。同时,还可以通过深入挖掘遗产蕴含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水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等方式,积极探索红色水利遗产与现代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守好文保底线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增强应急能力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马萧林说,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国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火灾和自然地质灾害等安全风险压力大,一些地方突发性文物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文物遭受较大损失,教训深刻,提升文博单位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当前,有些文物博物馆单位还存在应急预案不完善、应急物资设备不完备、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应对能力较差等问题。在马萧林看来,面对各类突发性安全风险,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形成强有力的应急力量。

“一方面可以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从源头防止一些事故发生,做好‘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可以做到快速有序、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者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和文物安全。”马萧林认为,文物博物馆单位应切实增强风险意识,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研判文物安全形势,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演练。

马萧林还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文物博物馆单位规范性指导文件,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处置安全突发事件。同时,指导文物博物馆单位科学编制防控火灾事故、自然地质灾害等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各项应急管理措施落实。

创新表达形式 让文物“活”起来

“真是太奇妙了!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在线考古’,还能在观赏文物的同时,通过‘弹幕’方式与其他打卡者隔空交流。”河南博物院联合支付宝推出“一起考古吧”在线考古盲盒、全国首个AR弹幕服务,吸引了无数网友参与。

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相继出圈,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火爆全网,再到联合支付宝推出“一起考古吧”、AR弹幕服务,“老网红”河南博物院一直走在破圈创新的前列,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让古老神秘的文物“下凡”,拉近了大众与文物的距离。

如何让考古与文物不再被“神秘仰望”,是马萧林一直关注的问题。深耕文物考古工作近30年,他对文物“活”起来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实践。

马萧林认为,“活”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让文物走出“深闺”,更多地走近群众;二是让文物走进百姓生活,让人们把“文物”带回家。这就要求文博工作者既要吃透文物背后尘封千年的历史,又要了解群众的心理,能巧妙将文物元素与观众的喜好相结合。

在马萧林看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表达方式上融合新技术,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河南博物院在打造有温度的展览、做有深度的社会教育、做有热度的文创产品的基础上,还在科技赋能文化、创新表达方式等方面做出了众多有益的尝试,利用5G、AR等新技术,开发沉浸式展览和体验,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文物,绝不是静止的古董,它是活着的历史,每一件都镌刻着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带领着人们展开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马萧林说,文物只有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随之“活”起来、“火”起来的,不仅仅是文物,更是深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郑州全媒体记者 秦华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