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府琉璃厂”桥口街:沁阳古城的文脉所在

时间:2022-04-06 05:41:55 来源: 河南大小事儿


到北京,不少书画爱好者必定要逛一条老街——琉璃厂,买些荣宝斋的笔、中国书店的书、一得阁的墨汁和信远斋的酸梅汤。您知道吗?焦作也有自己的琉璃厂,它就是位于沁阳市的桥口街。

如今的桥口街依然商铺林立,不失旧时繁华

古往今来,桥口街因专营文房四宝、刊印典籍、文人结社而形成了怀府风雅的渊薮,是沁阳古城的文脉所在。

桥口街由来已久,在唐朝时期便已存在了。现在的桥口街位于沁阳老城区中部,南北走向,南起覃怀中路,北至县后街,全长约300米,宽约10米,原以桥为界分北桥口街和南桥口街,1980年两街合并为桥口街,两侧多为民宅。

单听桥口街的名字,就知道这条街曾和城内的水系桥梁有关。据《河内县志》记载,该街原有济水穿怀河面通过,河上有桥曰“举仙桥”,桥口街的名字因此而来。“举仙桥”则是为纪念唐代邑人谢景修升仙于此而得名。据《旧唐志》记载,唐怀州邑人谢景修,虔奉真武,其哥哥谢景元酗酒好博,趁谢景修外出,将其供奉的神像弃入井中,谢景修梦中和神像相见并得知此事,于是急忙归家,将神像从井中打捞出来,井水呈琥珀色,芬芳袭人,谢景修饮用后升仙而去。清代邑人范照藜在《怀怀诗》中也记载了这一传说:“感梦归来汲井泉,拯将神像志尤虔。一瓢饮后凌空去,圣水尤从故宅传。”

曾经的桥口街,因经营文房四宝、刊印书社而名扬中原。明正德年间,朱载堉之父郑恭王朱厚烷在景贤书院设立书刻作坊,笔墨印刷业从此更加昌盛繁荣。桥口街鼎盛时期有笔墨庄堂107家、石印作坊25家、书社14家,著名的“益智堂”“翰墨林”“聚三堂”均设立在桥口街。此外,桥口街上还有“明友堂”“四合堂”“林茂堂”“三义合”等,鳞次栉比,热闹繁荣。

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笔墨店铺仍然一个挨着一个,还有很多专卖字画、拓片的老字号,古城一位著名学者还常常携友从“白立本堂”“务本堂”等斋庄选购纸笔。先进的思想从这里起源,文化的厚重在这里沉淀。这里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层次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构成了怀府古城的精神世界,是怀府古城跳动的灵魂。

怀府古城十四街七十二条胡同,怎么单单就桥口街成为了著名的文化街呢?桥口街以东毗邻县学、县文庙和府学、府文庙,以北为府城隍庙,一路之隔即为郑王府和怀庆府,书院学堂、仕门官邸环绕着这条街。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使桥口街逐渐发展成为怀庆府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

如今的桥口街周边,依然是沁阳城南的文化中心,与小学、初中、高中比邻而居,书店、文具店、培训班仍占据着半壁江山,这片文化沃土,还在孜孜不倦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沁阳人。华灯初上,鱼贯而出的学生朝气蓬勃,忙碌的桥口街也渐渐安静下来。怀州东湖的微波潋滟、遍布古城的残垣遗迹、三圣古塔的袅袅尘烟、和风楼的煮茗观澜、潮音寺里的吟咏书画……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诉说着百年的沧桑,传承着怀府的血脉。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通讯员 任静雯/文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帆/图

【来源: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_新闻资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