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不仅美在天蓝水绿,草嫩芽黄,更美在琅琅书声,校园书香;安徽省颍上县教育人十年磨一剑,围绕“把学生吸引到优质阅读上来”课题,用他们的坚守与探索,用阅读点亮乡村四季,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读书才是真正的平等
从2012年发起县域内乡村阅读活动,到如今已经进行将近十年;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是,无论你走到哪所学校,即便是最偏远的沿淮村小,教室都有一个漂亮的图书角。在古城镇中心校,我见到一直跟随教研室做阅读活动的王刚老师,他是2009年的特岗生,如今任学校团委书记,兼九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这些年农村发展很快,与城市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方面差距依然很明显,比如教育、医疗,优质资源还是集中在城市。”王刚说,“但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就是读书。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受义务教育的孩子都要读书,读同样的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书不选择读者,没有高低贵贱,谁都可以来读它,只有读书才是真正的平等。把真正平等的事情做扎实,才有可能缩小差别。”
“和教室图书角有关系吗?”我问。
“图书角是缩小差别的第一级台阶,用好它是读书正常开展的关键,”王老师说,“先解决有好书读是第一步。图书室里的书,学生不喜欢读怎么办?老师除了筛选借阅一小部分外,第二步就要让学生捐书,捐出自己最喜欢读的那本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里,而且还要在捐书仪式上说说为啥喜欢、怎么有趣。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建立班级图书角管理小组,轮流值日,负责登记、借阅、整理等服务。第四步,年终评选出借阅量最多、最受欢迎的图书,进行颁奖,并返还所有的班级捐书,学校、家长都很支持配合。”
“小小的四步读书法,我用了十多年,修改了十多年,全镇也开展了十多年,从古城镇中心校走出去的孩子,各个都有责任心、敢担当、爱读书,一身的阳光灿烂。”王老师用他一个人的努力,尝试解决怎样读的问题。
这些年,乡村阅读开展不均衡,同样的活动,为何难以在其他学校持续进行?随处可见的图书角为何只在古城镇中心校成为奠基之阶?图书室里的书,学生不喜欢,成了应景摆设,这种现象仅仅存在于颍上县域乡村吗?我觉得,缺少坚持和反思,没有形成自我特色,阅读实践就难以持久;变自我特色为校本特色,学生受益,家长认可,学校推广,才能惠及整个乡镇;阅读需要扎实行动,理念才能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良好阅读氛围”的目标才能实现。
读什么依然是头等大事
作为阅读课题主持人,我更想了解阅读推广多年之后,乡村开展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读书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读什么依然是头等大事。”原八里河镇中心校杨猛老师说,“垃圾书会害了学生,孩子们要是读了一两本垃圾书,他看人的眼光都是怪怪的;心灵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你不种庄稼,它就要长杂草。”
“学校图书室有好书啊,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也有很多名著导读呀。”我说。
“卖书人不等于读书人。图书室里的书太高大上,适合学生读的书很少很少,尤其是乡村图书室。”杨老师说,“统编教材里的名著,孩子们不认可,特别是乡村学校。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初中阶段12本推荐书目,没有几个人喜欢。原因在于乡里留守儿童多,年轻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没啥文化,乡村孩子首先就输在家庭教育上,小时候没听过保尔的故事,没见过钢琴等乐器,长大了他怎么能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呢?”
国家有课标,教材有篇目,学生不喜欢,学校该怎么解决呢?
“不是不读,要达成共识,有方法地读。每年新学期开始,语文组都会组织教师来选书,先从国家推荐书目中圈范围,再根据学段选目标。比如这学期,我们语文大组先从推荐书目中给七年级圈定60本,年级组再从60本中精选20本,各班级再从20本中精选8本,最后,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再从8本中精选4本,最终敲定七年级学生一学期要读完《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朝花夕拾》《西游记》这4本书;备课组最终拍板的标准,是文质兼美和古、今、中、外。”杨老师自豪地说,“我们每天早晨固定半小时诵读,一学期下来,学生从不张嘴到开口读,养成习惯后再去读教材经典,打下精神的底子,对他的一生负责。”杨猛老师一群人的行动,努力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教研室课题组曾经推荐过一批阅读书目,又借助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机会,充实了乡村学校图书室,原以为已经解决了“读什么”的内容问题,现在反而成为最急迫的阅读难题。面对乡村学生普遍不喜欢推荐篇目的新问题,如果引领一旦失策,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可能转向课外不良书刊。所以,加大阅读内容引领,加强优质内容供给,着眼国家标准与乡村学情,一线教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他们身体力行“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才能在“读什么”的头等大事中,打好成长的人生底色。
让更多的人去阅读
“阅读短期内看不到变化,考试成绩体现不出来,家长学校都焦虑。”原陈桥镇三王学校范引老师在电话中说,“我现在在外县教课,感觉阅读氛围不浓,缺少全校行动,考试让老师们放不开手脚,阅读推进原地踏步。”
原阅读课题核心成员、五十铺乡中心校刘元立校长却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乡村阅读的目标就是持续推进,让更多的人去阅读;我们的阅读起步早,有引领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没有缺位。”
“片区教研推进,把制度建起来。我们沿颍阜路乡镇中心校成立教研西片区,开学统一指定书目,期中统一交流活动,期末统一固定20分的权重纳入质量监测,解决读与考的问题。”
“导读方式变通,把兴趣激出来。教学要变通导读方式,一上来不要说作者如何、作品如何,而应当选取作品最精华、最吸引人的地方导入,把学生阅读兴趣激出来。比如,孙悟空师徒一路斩妖除魔西天取经,问题一,一路斩了哪些妖除了哪些魔?问题二,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分别指哪些?问题三,为什么所有的妖怪抓到唐僧都要‘洗干净蒸了吃’,咋不就地解决?拓展活动形式,线上线下合作,带动家长参与,实现家校共育。”
“养成阅读习惯,把规矩定出来,解决真读书的问题。读书就要有读书的样子,先有阅读姿态,坐端正、桌干净、勤摘抄、善应用,姿态就是一个人阅读的精气神。后有课时保障,阅读课就是阅读课,教师只能上阅读课,学生只能在阅读课上自由读书,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完成规定的动作,这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阅读对孩子的学习到底有没有变化?有多大变化?
“真的有变化,不过变化很慢,一二年级激趣,三四年级奠基,到五六年级才能开窍。”范引说,“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上初中后语文成绩特别好,阅读不费力气,考试排名靠前。现在家长很支持。”
“乡村阅读需要更广泛的宣传,做更丰富的活动,形成校园品牌,才会得到社会关注和家长支持。”刘校长说,“兴趣习惯就是学习力,小学阶段没升学压力,重在习惯养成。”刘元立校长一批人的引领,努力探索读到何种程度的问题。
2020年颍上县印发了中小学“大阅读”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评选县域书香校园、建设乡村阅读专家库、实施阅读名师百人行动等活动计划,助推制度化、规范化的乡村阅读更加深入开展。
一个人的努力,一群人的行动,一批人的引领,我相信,随着更多乡村阅读点灯人的不懈努力,乡村阅读深处的风景会更加美丽多彩。(作者:王家良,单位系安徽省颍上县教育局教研室)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