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欺凌须凝聚更多共识与合力

时间:2023-03-17 14:27:51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资料图)

据媒体报道,近期微博上有人发起关于校园欺凌的投票活动。截至发稿,共计1.3万人参与投票,结果显示,回答亲身参与过校园欺凌或者见过身边同学被欺凌的都占一定比例。

校园欺凌作为一个热门话题在近年来被更多地讨论,乃至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青少年欺凌的视频被传播,这未必是因为如今的欺凌现象越来越多了,也可能是与当前社会防欺凌意识相对提高,从而让更多的欺凌现象被发现和重视有关。应该说,从过去几年来看,无论是校园防欺凌措施的完善,还是社会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度都在明显提升。

一个常识是,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对校园欺凌有足够认识,当教师、家长都把防范校园欺凌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来对待,预防和处置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近年来,一些学校纷纷把“拒绝校园欺凌”作为开学第一课,这当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仅有这样的节点性教育还远远不够。教师和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邀请民警等进校普及防校园欺凌的法律常识,通过更常态化、更多元的教育活动,唤醒更多孩子对校园欺凌的警惕和预防意识,并让他们能够具备自我保护和求助等基本能力,以实现早报告、早发现。

众所周知,校园欺凌防治的一个重要难点体现在,它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一方面,很多孩子的自我求助意识和能力不够,甚至一些孩子还会在自己身上寻找被欺凌的原因,从而导致他们不敢甚至不愿意向外界求助。针对这一特点,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更多主动的关注。不应该把防治校园欺凌现象孤立起来看待,它应该与对青少年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品行教育等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不少青少年欺凌行为都发生在校外,这进一步增加了防治的“视野盲区”。对此,有必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比如,对发现、报告、制止校外学生欺凌行为的人给予奖励激励。

校园欺凌现象防治,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在于,整个社会都应该构建一种更积极的防治心态和防治氛围。比如,面对业已发生的欺凌事件,不能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来解决,这样既影响到案件警示价值的释放,又缺乏对欺凌者该有的惩戒。也就是说,处置欺凌事件,就应该严格依法公开公正进行。另外,家长在处置相关事件上,也应该更主动,给被欺凌的孩子撑腰和鼓励,避免给孩子传递错误信号。

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校园欺凌发生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不少欺凌者认为被欺凌者不敢声张,或者是低估行为的严重性。这种情况下,当学校、家长以及司法机关等,都习惯了将校园欺凌的处置纳入到公开、规范的处置程序中,给更多孩子形成稳定预期,就有助于破除一些欺凌者的侥幸心理。总之,校内外欺凌防治,还是需要社会凝聚更多共识和合力。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7日第2版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