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点:大学何以传承?北京大学举办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

时间:2023-05-04 15:32:08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近日,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大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2018年以来,北大文研院先后举办了5期“传承”系列讲述活动,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参与其中,讲述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主持人、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如此介绍论坛的主旨——今年适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举办本论坛一是表示祝贺,同时也为庆祝文研院与北大出版社合作的第一本书《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出版。

北大出版社总编辑汲传波、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分别作致辞和讲话。随后,参与此次论坛的九位北大学者围绕“北大学缘与精神传承”这一话题,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故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通过对中国传统士人及西方知识分子的纵横对比,指出“传承”的难度与重要意义。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指出,本科就读于北大,与硕、博期间就读于北大,两个群体对北大很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受,这种差异值得关注。他认为在讨论学缘时,也不应忘却背后具体的制度、人物和故事以及宝贵的精神的魅力。

“课比天大。”在中文系教授张鸣看来,学术先辈不仅有深厚学养,更热爱教学、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有特别的感召力,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榜样。针对北大的定位,他指出,一流的大学追求质量,二流的大学追求数量,最好的大学追求唯一。北大本身具有唯一精神,这种唯一应当被守护。

谈到传承,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引述了北大高教所的创所元老汪永铨先生的“五不唯”原则,即“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众,不唯我,不唯风”,继而又谈到了王义遒先生对素质教育的关切,以及思考教育改革时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态度。她认为,今天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抗逆能力。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社会学系教授周飞舟认为,传承主要靠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传承的内容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外人看不见,内人说不清,但只要身在其中便能时刻感受到其存在。学生对老师理想与行动的继承,事实上达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永生”,构成了连续的生命系统。

哲学系教授程乐松认为,自身的成长受益于师长的“纵容”,这种“纵容”使得自己获得“从容”这样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进一步指出,燕园中的学者共享一个精神系谱,是同一底色的差异化折射。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叶少勇追忆了老师段晴对学生的严厉与爱护,指出老师为一代学人带来了“跨越式”的成长,促使中国的梵文研究从世界范围内的“后进”变成与西方“共进”,甚至在一些领域中变成“先进”。

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程苏东回忆了“传承”系列活动灵感的生发过程,又进一步谈到了对这一活动新的期待与构想。他认为,目前“传承”活动关注的主要是以人为中心的学缘传承,但事实上还有以文本为中心的传承方式,正如今文经与古文经,实则各有优长。离开了北大的学人,其思想也是北大学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苗润博认为,切实的批评才会带来真实的传承,而批评本身是最难传承的学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将使学生理解学术研究中的“恒定标准”;而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则是推动研究范式转移、推展人类思考边界的重要动力。

9位学者讲述结束后,文研院院长邓小南也分享了自己对于学缘与传承的理解。她指出,“传承”活动的参与者来自四面八方,汇聚于一处,这是因为学脉本身也有延展性和跨越性。北大始终作为一种气质与精神存在于当下,渗透于日常的学术生活之中。学人以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作为北大人,也应以继承北大精神为己任,不仅仅将传承作为一种活动,更应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与开放性的实践。最后,北大出版社党委书记夏红卫表示,出版是学术活动的出口和呈现,将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力量倍增。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