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小石潭_通讯

时间:2023-05-17 09:35:43 来源: 中国教师报



(相关资料图)

学校西南角有一处椭圆形水池,深藏在葱郁的林木之间,池边山石错落交互堆砌成岸,我称之为“小石潭”。去年,我循着林下的小径发现了这处秘境。说是秘境,只因腐叶枯枝遍地,罕有人至。碧绿的潭水充盈其间,又向远处蜿蜒20多米与另一处略小的小石潭相连,俯看好似一件硕大的玉如意。日光从茂密的枝叶间漏下来,斑斑点点,静谧安详。

距离小石潭几步远的铁栅栏外是喧嚣繁华的街道,迷离的花木隔开了两个迥异的世界。校园里或书声琅琅,或热闹喧哗,都没有打扰小石潭的清幽。静立潭边看一潭碧水,四周花木环合,便常常想起柳宗元和他笔下的小石潭来。

那是1200多年前的唐朝,被贬永州的柳宗元踏遍永州之野,恣肆于山水之间。古代文人在仕途不顺时,经常寄情山水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丰盈,希望在山林之趣和乡野之乐中自我治愈。柳宗元是永州山水的知音,永州山水也是柳宗元的知音,是永州山水激发了柳宗元的才情。居住永州的10年间,柳宗元先后写下数百篇诗文,道尽心中的千般孤寂、万般无奈。而以《小石潭记》为代表的山水游记则融入了柳宗元刻骨的生命体验,成为流芳后世的绝美文章,被誉为“山水散文的开山鼻祖”。

永州东山有法华寺,东山地势高,山峦起伏、古木苍苍。据说,柳宗元一次在法华寺游玩,远远看见潇水西岸粮子岭一带风光殊异,次日就带人去登临探寻。众人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方才觅得小石潭。一次意外的发现,一篇寥寥200余字的散文,每次读来都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诗意之旅。

走近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萧萧竹林,潺潺水声,鱼乐其乐,人闲其闲。不仅走入了一方养心怡情的自然山水,而且走入了难得的清幽寂寞之境,更能触动内心更深层、更隐秘的情感。茂林修竹间一潭清澈的溪水,潭中百余条往来翕忽的游鱼,不知消磨了柳宗元几刻光阴。这却是小石潭之幸,幸在遇见了柳宗元,让世人皆向往之;亦是柳宗元之幸,一篇诗情画意的美文,留住了一处精神家园,足以滋养后人。

时空相阻,胜景难临,隔空遥望,心向往之。如此自然山水,憾在不能常往常见,而校园里的小石潭却近在咫尺。此处竹林亦有,可惜没有如鸣佩环的水声,没有俶尔远逝的游鱼,只觉得寂寥凄清。寂寥凄清之境也并非不好,可以促人清醒、让人沉思,可以涤去浮躁、回归自我。烦闷时来潭边静坐,观石、观水、观花,心情便轻松愉悦起来。

世事总在变化。又一日,林下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净整洁,碧绿的潭水也清冽起来,一簇簇放养的金鱼四处游弋。不见了昔日的荒芜,也没有了寂寥凄清的况味,一切都变得活泼清爽起来。来小石潭的师生渐渐多了,看看游鱼、听听水声,好不惬意。小石潭不再是我独处的秘境,成了众人的乐园。这是小石潭之幸,也是往来的师生之幸,单调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情趣。

其实,每一座校园都是繁华城市中一处宁静安详的所在,每一处曲径通幽之处都是人们精神栖息的家园。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才更明白风轻云淡的珍贵,才更渴望“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

如今,这小石潭,就是我们的敬亭山。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峄庄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17日第16版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