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后,格里高利·道兰和导演及演员们聊心得。
北京李六乙戏剧工作室供图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受2019年新加坡华艺节组委会邀请,由李六乙导演,胡军、濮存昕、卢芳、荆浩等主演的中国最新版《哈姆雷特》,于2月15日-17日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上演,这也是该作品首度赴海外表演。
此次受邀参加新加坡华艺节的最新版《哈姆雷特》,是继2005年李六乙导演“巾帼英雄三部曲”之《穆桂英》,2006年话剧《非常麻将》,2007年大剧场剧目《北京人》与2013年“李六乙·中国制造”中的首部话剧作品《安提戈涅》之后,第五次登上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舞台。而《哈姆雷特》是继2017年李六乙导演《李尔王》之后,他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合作的又一部最新演出版本的作品。
新加坡演出之后,《哈姆雷特》还将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将于3月7日-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随后将继续在南京、杭州、北京等多座城市开启全国巡演。
在为期三天的演出中,新京报记者也深入幕后采访了新加坡当地的观众以及导演李六乙、主演濮存昕,对于这样一部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从中国出发迈向世界的第一步,他们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现场
观剧反响差异,令演员意外
每场演出,导演李六乙都会安坐在观众席里,时刻关注着场上演员的表演状态以及身边观众的反应,十几年陆陆续续地带来了五部作品,对于新加坡,他已经再熟悉不过了。李六乙说,对于这里的观众,他充满了好感。
演出过程中,很多演员意外于台下不同于国内的现场反应,就找到导演请教“刚刚某个情节观众为什么会反应那么好?”李六乙说,这很正常。“新加坡很多观众的现场反应之所以在中国没有出现,是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比如,《哈姆雷特》有场‘戏中戏’,他让宫中戏班在他叔叔克劳狄斯面前演《贡扎古之死》。上演时,此戏被哈姆雷特改名为《捕鼠器》,以观察克劳狄斯的神情反应。新加坡观众的反应就会很强烈,而在中国,多数观众不了解《捕鼠器》的故事背景及它背后的宗教背景。”
对于这一点,主演濮存昕觉得,观众走进剧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最起码对作品有信任度,一定相信能在这里获得感官和思想的文化需求,包括精神上的兴趣所在。这如同中国京剧迷对《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虽然熟悉,但依然要看不同的演绎,不同的演员给予作品的生命。“《哈姆雷特》应该是观众看得最多的莎翁剧目,当观众看到不同方式的演绎,会对应其心目中的期待,这就是比较高层次的观戏感。”
认可
收“大礼”,获邀回莎翁故乡
在《哈姆雷特》第二场演出结束后,皇家莎士比亚现任艺术总监格里高利·道兰来到后台,向李六乙导演及其全体主创表达了他看到这部作品后的喜悦之情,他说,这是其目前看过所有《哈姆雷特》里最喜欢的一个版本。
“很抱歉,这一次来看你们的演出,并没有从英国给你们带礼物,我只能将你们和这部作品请到英国伦敦,带到‘莎士比亚的精神家园’(故乡)瓦维克郡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作为我送给你们的礼物。”
虽然李六乙没想到会收到如此“大礼”,但道兰对于他所导演的《哈姆雷特》的喜爱,却在其意料之中,“我们对文学的深入解释,对英国人来讲是完全能够接受的。作为莎士比亚专家,格里高利·道兰的认可,也印证了我一直坚持的两个理念,对于作品的哲学部分以及文学部分的深入全面诠释,如果《哈姆雷特》回到欧洲没有了这些元素,就会变得肤浅。”
曾在英国演出过《大将军寇流兰》,在德国演出过林兆华版《哈姆雷特》等作品的濮存昕认为,要通过到国外演出,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演员身上散发出来的生命能量,“要睁开眼看世界,世界也在睁开眼看中国,通过演员和我们的作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如今我们在国外能够自信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也可以这么演,不比你们差。”
观众说
每场演出结束后,新加坡华艺节组委会都会安排一场小型的观众与主演的见面活动,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前来看演出的观众中,年轻人占很大的比例,并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
观众安小姐表示,这部作品最吸引她的是舞美设计,质感极强。虽然她经常看歌剧、音乐会,但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她看过众多莎翁作品中比较心仪的一部,“无论从演员的表演到台词均展现了出色的功底”。
“莎翁迷”林先生是和朋友一起组团来的。以往都是看国外莎士比亚作品的他,称这版《哈姆雷特》是其近几年所看到的亚洲演员演得最好版本,“两位男主角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或许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演出都需要戴麦,对于完全靠实力来说台词的演员,还是不太适应,但是这也正说明了演员们深厚的功底吧。”
导演说
相对于之前在国内的八场演出,这一次来到新加坡演出,导演李六乙坦言,并没有对《哈姆雷特》的整体构架做出大的改动和调整。如果说略有不同的是,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和演员彼此磨合的深入,在一些形式的表达和表演方面比之前更清晰了。新加坡毕竟更多的还是亚洲观众,与纯粹的欧洲观众不太一样,因此今后针对西方观众肯定会有所调整。
李六乙直言,虽然自己的作品在国内总会引发一些争议,但当它们真正在国外上演时,每部都非常精彩,“我一直有个观点,戏剧一定是超越时代的,它一定得是比我们当今这个时代要进步的。这些作品在中国演出,观众觉得看不懂,没关系。五年后再看,你觉得好,那你就落后了五年。十年后你觉得好,那你就落后了十年。现在的《哈姆雷特》在新加坡演出,包括很快要去欧洲演出,说明它至少站在世界的前沿,是进步的。”
未来计划
2021年,执导亚裔版莎翁作品
李六乙透露,此次赴新加坡还获得将于2021年在当地举行的“第二届世界莎士比亚年会”组委会邀请,导演一部由多个亚裔国家演员演绎的,涵盖中文、英文、马来语、日语等多语种的莎士比亚作品,作为年会的重头戏。“虽然将使用很多不同语言的演员在一起演戏,但用莎士比亚的作品来表达是非常合适的,是一种大文化的融合。目前这个项目正在讨论当中,如果能够在2021年成立,一定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