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城市宜居哪家强?《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出炉

时间:2022-12-18 19:22:57 来源: 郑州日报


12月18日,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以“线上会议+直播”的方式举行《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据悉,这是该中心第九次发布河南社会治理年度蓝皮书,该系列报告以推动河南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已成为目前河南省社会治理方面最为系统和权威的研究报告之一。

报告共分六大部分

据介绍,本报告是由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在对河南省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资料来源包括全国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2021年河南省各地市的工作总结、相关厅局年度工作报告、专题报告,以及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发展报告编写开展的综合调查和专项调查等。


(资料图片)

报告用数据说话,以实践为导向,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总报告,即“2022年河南省社会治理形势分析与展望”,以及“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评价”“数字政府”“案例”五大篇章。

社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交通事故死亡率中部六省最低

报告显示,我省社会治安形势平稳,万人刑事案件率和万人犯罪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事故十万人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中部六省最低。

根据河南省发布的相关数据,从十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和十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指标来看,2020河南省交通事故形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2020年,河省十万人交通事故发生率为13.28起,低于全国的17.33起,在中部六省中,仅高于湖南省;河南省十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为2.72人,显著小于全国的4.37人,在中部六省中最低。

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教育、卫生相对占比降低

统计显示,河南省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2020年为10372.67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2.01%。

从绝对量上来看,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健康的公共预算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略有增加,占比从2019年的14.34%增加到2020年的15.20%;科学技术支出占比略有增加,占比从2019年的2.08%增加到2020年的2.50%;教育支出占比略有增加,从2019年的17.82%增加到2020年的18.10%;卫生健康支出占比有所增加,从2019年的9.7110.18%增加到2020年的10.50%。

由于人口众多,2020年河南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水平在中部六省排名靠后。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人均财政支出均为中部六省排名倒数第一,科学技术人均财政支出中部六省倒数第二。

幸福感指数,安阳、济源、洛阳市排名前三

调查发现,2021年河南省居民幸福感有所下降,略低于全国水平。频发公共突发事件,在防疫背景下又经历“7·20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是导致幸福感下降的主要原因。

18个地市幸福感差距增大。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中幸福感指数最高的为安阳市、济源市和洛阳市。与2020年相比,济源市、安阳市居民幸福感呈提升状态,其余地市均有所下降。此外,2021年18个地市中幸福感得分最高的安阳市与得分最低的三门峡市相差9.4分,2020年分值差距为5.8分,相比而言,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居民幸福感差距增大。

分析显示,应急恢复维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中不仅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也包含涉及民生问题的基础生活设施、道路交通管控、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恢复,同时影响着居民对未来生活心理预期和发展信心,因此最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程度。报告建议,增强弱势群体抗冲击能力,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和应急保障力度,有序恢复经济秩序。

65岁以上高龄人群总体获得感指数最高

调查发现,河南省居民获得感下滑至中下等水平,较往年大幅下降。18地市中,济源、驻马店、濮阳居民获得感指数排名前三。其中,驻马店市居民获得感指数连续3年排名靠前,洛阳市居民获得感指数近3年持续下降。

中年人群获得感最低,青年人群获得感下降最大。不同年龄人群获得感差异不大,除51岁以上高龄和中老年人群,其他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分别对各年龄层获得感评价进行百分计算,结果显示,从居民总体获得感评价上来看,65岁以上高龄人群总体获得感指数最高,30~50岁的中年人群总体获得感指数最低,青年人群获得感在疫情前后变化程度最大。

城市宜居度,南阳、焦作、济源位居前三

调查发现,2021年河南省城市宜居度整体态势持续向好,政治文明度、社会和谐度、环境优美度稳中有升,经济发展度有所下降。

报告显示,2021年河南省十八地市整体宜居度良好且持续改善,南阳、焦作、济源位居前三名。其中,南阳市以85.8分六年来首次跃居全省首位。居住满意度增长明显,但住房问题仍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短板。对此,报告建议,统筹住房建设与管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一方面要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促进居民就业与增收,优化城市就业环境,譬如加大稳岗扩岗支持力度、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做好兜底保障。

郑州数字建设水平上升为卓越型

调查发现,18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水平逐年提升,郑州市上升为卓越型,开封、南阳、鹤壁三市由追赶型上升为活力型。

报告显示,18省辖市数字政府建设状况分为A、C、D、E四个等级梯队,83%的地市主要集中在活力型和追赶型。其中,郑州市成为唯一的卓越型,由B级升为A级。洛阳市、开封、南阳市、鹤壁市四家数字政府建设处于活力型,属于C级。61%的地市处于追赶型。仅濮阳、周口两市数字政府建设处于起步型,属于E级。

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郑好办”表现亮眼

调查发现,全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增强,指尖服务事项超千项,“郑好办”表现最亮眼,“宛快办”发展速度最快。

根据报告,河南省已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平台和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政务服务网,河南政务服务移动端“豫事办”上线运行,“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到90%。“郑好办”APP表现突出,用户注册总量已超过1097万,占郑州常住人口87%以上;累计上线政务服务、便民应用1603项。累计办件358.9万件,日均办件量4916件,最高日办件量4.6万件,事项办结率从2020年3月上线首月的60%提高到目前的99.7%以上。“宛快办”APP发展速度最快。截至目前,APP已完成市级软件基础平台搭建,整合对接水务业务等11项应用系统,涵盖了公安交警等共10大类共计1228项服务事项,用户注册数量已达到143万人,日均访问最高达2.5万人次。

打造“指尖政能量”,郑州发布等政务新媒体实力圈粉

报告显示,全省18个地市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阵地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直接绑定政务微信微博二维码渠道,其中,56%开通了微信公众号,33%开通了官方微博。

全省政务新媒体矩阵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河南政务微博总账号数达1.01万个,位居全国第一;政务微博总粉丝量达1.2亿,总阅读数超过114亿,互动数超过1000万;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较大的有郑州发布、网信商丘、信阳政务、开封发布等。不过本次调查还发现,我省数字政府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仅郑州、许昌、开封等8市出台了政务云管理制度,郑州、平顶山等7市出台了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截至2021年10月,全国70%以上的省级(不含直辖市)政府和超一半城市政府已上线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而河南省内尚无一家上线,仅郑州、开封、洛阳等8个地市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数据发布栏目。

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数字政府场景建设有待丰富

数字政府场景建设驱动我省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跨境电商是我省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助燃剂。调查表明,郑州、开封等12个地市已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政策。在多重政策加持下,河南省数字经济规模接近1.6万亿元,居全国第十位,是全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万亿元的省市之一。全省10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报告显示,河南省首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共有109个项目,涉及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数字农业、智慧文旅、智慧物流等10个领域,仅13%的项目是数字政府应用场景,亟需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治理、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应用场景有待丰富。

“跨省通办”业务尚未全域实现

调查发现,群众异地办事难,“多地跑”“折返跑”等现象仍然存在。尽管18个地市政务服务业务都开通了跨省通办、区域通办,但是业务不够多、范围不够广,问题包括未提供互动交流渠道或办事服务功能、内容发布更新不及时、个性化服务设计不完整等。

报告还提出,我省政务服务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各地政务服务一体化、智能化建设仍有很大差距。目前,除了三门峡市和驻马店市,已有89%的地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适老化和无障碍阅读,但是,仅郑州市、安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和南阳市可以正常使用。

营商环境整体一般,郑州得分较高

调查发现,河南省地市营商环境水平总体一般,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地市间营商环境发展不均衡,郑州、洛阳、南阳营商环境环境水平相对较高,周口、鹤壁、信阳的营商环境水平相对较低。

在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中,郑州营商环境得分相对较高,综合得分为36.21分,其他地级市营商环境得分均位于20分以下。与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相比,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天津的营商环境得分分别为81.61分、79.25分、67.99分、49.52分、48.94分,均高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营商环境得分。报告分析,郑州、洛阳、南阳的营商环境排名位居前三,得分相对较高,是“一主两副”中心地市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

绿色发展质量,郑州、洛阳、南阳排名前三

调查发现,河南省绿色发展质量评价等级“一般”,绿色经济和绿色生活有优势,绿色环境和绿色技术是短板。

18地市中,地市间绿色发展质量差异较大,郑州、洛阳、南阳排名前三。地市间绿色生态环境差异巨大,郑州、许昌绿色人文指数高于其他地市。绿色技术作为地区绿色发展的内驱力,一方面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研发新工艺、新技术解决当前绿色发展面临的高成本、低效益、竞争力低下等障碍,数据显示,除郑州外,其他地市绿色技术投入产出滞后,绿色技术指数整体较低。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竞昳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