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热榜是“民意”还是“生意”?

时间:2023-04-24 10:42:35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你打开常用的社交平台APP,这一刻,还看到某明星八卦、某剧集宣发位居榜单前列,下一秒,这些话题可能迅速消失在你的视野。我们已进入热榜“快闪”时代,网上信息瞬息万变,热点不断转移。当你为偶然刷到热榜舆情事件愤慨不平时,接踵而来的官方回应可能会带来“反转”,情绪已先于真相传播。热搜热榜,这个作为网民关注点和舆论热点反映的窗口,真的能反映真实民意吗?一2010年,新浪微博上线热搜功能,直接将平台上最多人搜索的热词呈现到用户眼前,广受“吃瓜群众”好评,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产物。时至今日,无论是看新闻用的今日头条、刷短视频用的抖音,还是搜索用的百度,热搜热榜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APP们的标配,渐渐也成为网友的“生活必需品”。什么是热搜热榜?它是内容生产者、网民和平台共同打造出来的互联网平台上的“头版头条”。它是网络信息“筛选器”,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便捷入口,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热点信息。它也是热点话题“提示钟”,反映了当下的热点事件和流行话题,可以说是“一榜知尽天下事”。它更是社会舆论“晴雨表”。热搜热榜由网民共同使用数据计算得出,其公共属性尤为突出,是天然的社会公共议题舆论场,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体现社会关注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公布的热搜热榜规则的对比分析,用户的搜索、点击、浏览、讨论等数据量较大,使相关话题在平台热度排名算法中位于前列从而形成热搜话题。以2021年央视春晚为例,相声演员岳云鹏预测很快就将有一个热搜“岳云鹏说对了”,无数网民在看到节目后,纷纷通过搜索来验证这一预言是否属实,众多的搜索行为使得这一话题不仅的确登上了热搜,还升至热搜第一。某种程度上看,如果利用热搜热榜算法规律,就能通过增大搜索或者点击量,制造热搜。2021年微博热搜#岳云鹏说对了# 图源:微博二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尽管以热搜热榜为代表的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日益显著,热搜热榜的弊端也在不断显现。雇佣网络“水军”实施流量造假,鼓动“饭圈”粉丝互撕,刷量控评,一些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干预热搜,影响网络舆论的现象让人诟病。各种热搜榜单给予公众参与媒介传播的机会和平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泛娱乐化倾向。明星娱乐、诙谐幽默的段子化新闻频频登上热搜已成为常态。调查显示,2022年累计超11万个话题登上热搜榜,平均每天产生407个各种各样的热搜话题。电视剧类、体育类、综艺类、社会类和搞笑类热搜话题占榜前五位,深受用户的关注。甚至有人戏谑“热搜,越来越成为娱乐圈的大澡堂子。”泛娱乐化的倾向,为谣言的滋生创造了绝佳的条件,经常会有一些为了赚取流量的自媒体对一些事情捕风捉影,在未明确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就将其散布出去,使用户陷入全民狂欢的假象中。资本操控流量。有一些企业及娱乐业者为获取关注和流量,开始进行有组织的刷榜行为,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相关的互联网黑灰产。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转评赞等,每项数据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这项“技术”。2021年11月,某平台两员工因收受他人给予的钱财共计58万余元,将对方指定内容推上平台热榜,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两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人为操控上热搜问题频发,资本逐利的市场环境下,平台忽视了本该自己承担的主体责任、审核义务,一系列批量复制的虚假、低俗内容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散布不良价值观,引发道德滑坡,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借热搜挑动情绪。一些人为了赚取流量博取眼球,借助碎片化的信息,先入为主设置带节奏的话题,以偏概全,引发讨论冲热搜,挑动网民情绪。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个账号,一个“键盘侠”,就有可能引发一场舆论热议。甚至个别人利用网络这种特点,制造出“解决问题靠热搜”的假象,煽动对立情绪,借机从中牟利。信息茧房限制认知。目前各大平台推出个性化热搜榜单,根据个人观看习惯形成自身关注领域的热搜热榜。尤其是这背后的算法机制使网民自以为掌握了话语权与话题选择权,却在议程设置下只能看到真假难辨的信息,并处于被动关注的状态。网民看到热榜上的话题被广泛讨论产生好奇心,逐渐形成从众心理,被动接受信息。热搜热榜机制犹如蚕茧一般的“茧房”,限制了对全面知识的获取,视野狭隘,使公众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能力。三有的时候,在网络水军、资本流量的推动下,热搜热榜不再是民意的真实体现,已成为一种流量的追逐,一种牟利的生意。国家为了保护平台用户实际权益,重拳出击,整治网络平台热搜热榜。2022年3月1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施行。《规定》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传播违法信息,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2023年4月初,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紧盯短视频平台、热搜热榜等重点流量环节,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违规采编、违规转载、炮制虚假新闻等典型扰乱网络传播秩序信息,全面排查处置仿冒“新闻主播”等违规账号,坚决守住网上新闻信息规范有序传播重要关卡。图源:新华社要让热搜热榜回归民意,需要平台、媒体、政府、网民多方共同努力。平台要负责。网络平台作为信息发布的把关人,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完善对热搜热榜的管理机制,将词条内容和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设定,筛选优质内容、过滤低俗信息,让更多的传播资源向社会性的公共议题倾斜,不断提高热搜热榜的品质,合理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传递社会正能量,平衡娱乐信息与社会公共议题的关注度。媒体善引导。互联网主导下的媒体格局已然形成,传统媒体没有回转空间,需全面深入融入互联网,放下身段真上真融,增强主流媒体感染性与亲和力,以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做好引导,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主流文化和价值观。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以“质量”立心,克服自媒体时代的媒体“焦虑”,坚决避免盲目跟风的“流量”,以事析事,以理服人,激浊扬清。政府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立社交媒体平台的舆情分级审核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平台按照内容主体、用户的年龄段进行审核,并对相应责任主体进行惩罚。健全完善网络法治体系,督促属地网站平台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微信、直播平台、音视频网站等重点平台监管,规范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信息发布流程,坚决打击“标题党”、低俗泛娱乐化等网络生态问题,规范传播秩序,加快建立行业管理组织,强化对自媒体失范行为的监管,引导企业自律。网民擦亮眼。作为潜在受众,网民自身应当在阅读和积累中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将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花费在值得阅览的信息和社会重点新闻事件中,而主动过滤掉那些哗众取宠、虚张声势的营销类词条,让热搜热榜中营销炒作的内容边缘化。积极鼓励、赞扬运营良好的微博热搜内容,对危害社会和过度营销化的浪费公共平台资源的信息和媒体应当加以指正和批评,将有限的公共媒体资源为真正有用的信息和社会公共新闻让步,共同维护良好的网上传播秩序。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