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社融超3万亿 M2连续三个月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时间:2020-06-11 11:31:01 来源: 中国网财经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依然保持强劲。6月10日,央行发布了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1%,与上月持平,这是继3月末M2增速重回两位数后,第三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速运行。

社融方面,2020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

分析认为,5月份信贷和社融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一方面说明随着疫情趋于平稳,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实体经济恢复情况较好;另一方面,表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的力度加大,“宽信用”状态正在形成,融资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M2同比增长11.1% 与上月持平

尽管没有提具体的指标,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末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8.11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3.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7万亿元,同比增长9.5%。当月净回笼现金1778亿元。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在近期融资条件明显改善带动下,5月企业存款较上年同期大幅多增近7000亿元,是M2继续保持高增速的主要原因。

王青认为,5月M2增速未能进一步上行,主要源于当月地方专项债大规模发行,财政存款同比多增逾8000亿元——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增加会阶段性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存款的减少,从而下拉M2增速,反之亦然。总体上看,5月M2继续保持逾3年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表明在央行一系列宽信用措施带动下,货币供应量增速已较上年明显加快,也预示着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会有显著增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指出,5月M2增速与上月持平。一方面,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信贷投放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货币创造的派生作用增强;另一方面,本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增加,财政存款新增1.3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251亿元,影响M2增速进一步提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

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但与上月的1.7万亿元相比有所回落。

从贷款结构来看,5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04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8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6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4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58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60亿元。

对此,王青认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8万亿元,环比少增2200亿元。从分项来看,主要原因是新增票据融资和非银贷款两项较上月有明显缩量,其中,或因近期央行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的监管力度,5月票据融资环比少增2324亿元。此外,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亦小幅少增242亿元,属于季节性现象。同比来看,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出3000亿元,显示当月贷款增量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主要受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781亿元拉动。

温彬表示,5月信贷增长略超预期,结构也有所改善,中长期贷款新增9967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31亿元和2766亿元。分部门看,5月贷款较去年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说明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居民部门的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7043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374亿元和41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和环比均略有提升。

“短期贷款的稳中有升,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的逐渐改善,特别是近期汽车消费的回升,促进了消费贷款需求增加。”温彬解释道。

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比上月多增273亿元。温彬称,这说明前期因疫情被抑制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开始释放,按揭贷款需求增加。

5月新增社融3.19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0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加杠杆力度加大。财政部数据显示,5月地方债发行13025亿元,创地方债单月发行量新高。加上国债、一般债发行,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推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同样认为,债券高增长是推动社融增速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在财政政策不断发力的背景下,5月份地方债融资较大幅度上升。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要求在9月底前发完,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将拉动三季度社融增速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在李义举看来,货币、社融高增速下要注意企业杠杆率持续上行的风险。为应对疫情的冲击,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未来宏观杠杆率或将出现较大提升。2020年一季度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达到了259.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4.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提升,将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未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不良贷款率或将继续提升。

此外,他还指出,货币社融高增速下,还需注意监管企业资金套利行为。为支持经济的恢复货币政策投放了大量的资金,中国债券收益率及贷款利率不断下行,与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或结构性存款产品出现利率的倒挂,存在套利空间。

数据显示,2020年4月,中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12.14万亿元,环比增长4.05%,首次突破12万亿元。

“部分企业获得了低利率的贷款后并未将资金用于生产,而是投资于股份制银行高收益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获取利差收益。”李义举认为,这种资金套利行为的产生不利于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未来监管政策需规范结构性存款带来的套利机会。

降准降息可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降准降息何时兑现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这是继8个月之后重返“2”时代。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推进,供需有望保持平衡,物价水平将保持稳定,叠加去年CPI基数走高,通胀水平将继续呈现回落走势,为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温彬表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认为,物价未来几个月将处在一个低位平稳、走势缓中有降的情况,这为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如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制定,对物价带来的影响是重要考量因素。

“本月可能要发行特别国债,流动性会出现比较多的缺口,但是央行几天前特别预告了接下来要续做MLF,这是很罕见的行为。”董希淼表示,此前央行还特别强调过创新工具和降准降息并不矛盾,所以降准降息并不一定会落空,可能是推迟了。

在李义举看来,应采取阶段式降准降息方式,避免金融风险的集聚。考虑到利率下降容易导致企业杠杆率上升过快且带来资金空转等套利行为的发生,预计未来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采取降息操作,但长期来看仍不排除降息。总的来看,近期货币政策将重点采取数量型操作,降准概率较高。

温彬分析称,5月信贷、社融均超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下阶段,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企业信贷需求将不断增强,要继续强化逆周期调控。此外,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同时,要加大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力度,确保不发生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切实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所需领域。

王青预计,在央行推出“直达工具”等宽信用措施推动下,6月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近期宽货币暂缓仍有可能继续给企业债券和票据融资带来一些波动,但人民币信贷、政府债券融资的大幅多增将抵消这一影响,6月社融存量和M2增速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预计下半年M2和社融存量增速的高点可能分别在14.0%和16.0%附近。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