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市场乱战之中,各类风险产品也乘势出笼。近日,监管层针对“雪球”产品出手干预:要求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提醒各证券公司应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相关业务条线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监管所指的,是今年以来销售火爆的“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业内简称“雪球”产品。这是一种由证券公司、信托机构或财富管理机构发行的,底层资产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场外衍生品。其主要是投资于一种“雪球”结构的场外期权,投资者买了雪球产品,实际上就相当于买了雪球期权。
有分析认为,雪球产品是一个路径依赖的,带有敲入敲出机制,收益结构相对较复杂的衍生期权。当市场出现较大的系统性风险时,投资者会出现明显损失,但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并不高。
信达证券分析师于明明对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合约进行了回测,在2013年3月至2021年7月的区间内,若每日滚动投资雪球产品,平均敲出时间4.56个月,其胜率可达82.88%,但在该情况下的平均获利仅为5.36%,而在敲入后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平均亏损为-20.9%。当出现极端行情时,需要承担较大亏损,比较适合低波动或温和上涨的市场环境。
据了解,雪球结构产品在2019年的时候就在市场上逐步推广开了,迄今依然经久不衰。雪球产品今年以来成了“上线即秒杀”“卖到脱销”的热点理财产品,宣传上也给人以“年化票息15-20%”、“亏损风险小”的印象。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保证金交易模式下,投资者既可能获得数倍的票息收入,也有可能承担严重亏损。无论如何,监管部门的及时出手,既是对券商的提醒,更是对投资者的提醒:不要轻易投资自己看不懂的理财产品,更不要轻信高收益的宣传。理财乱战之中,投资者更需要擦亮眼睛,小心鉴别。(记者 王欣)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
头条 21-12-07
头条 21-12-06
头条 21-11-30
头条 21-11-26
头条 21-11-25
头条 21-11-24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7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