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时,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上建成投产第100台水轮发电机组。而在长江入海口,一排排白色风机矗立,也将源源不断的电能送进千家万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力争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一场全国行动已迅速展开。当前双碳“1+N”政策体系正加快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实施方案将密集落地,金融活水持续涌入。业内人士认为,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是挑战也是机遇,长期看有望催生规模巨大新产业。
绿色转型成效初显
云南丽江华坪县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过去我们总说‘一天三顿饭,顿顿靠煤炭’。”该县石龙坝镇党委书记陈古周记得,曾经长期过度的煤矿开采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频发。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华坪县主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新模式,并建设了“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目前,在291户注册的芒果公司和合作社中,有17%由煤炭企业注册建立,累计有25家煤炭企业转行,带动就业3000人,新增生态产业种植面积2.1万亩。
这并不是个例。从创造荒原变林海奇迹的塞罕坝林场,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安吉,再到沙丘披绿衣、沙土变良田的库布其沙漠……一个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都展现了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构筑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这从生态环境部的一组数据中可得到印证:2013年至2020年,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浓度下降48.6%,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7.9个百分点。全国Ⅰ—Ⅲ类水体比例上升至83.4%,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0.6%。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土壤风险得到基本管控。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能源结构优化也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
“双碳”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
迈入“十四五”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顶层设计已经出炉。今年10月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印发,提出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明确2030年相关领域细化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碳达峰碳中和“1+N”后续政策体系,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和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财政金融、碳汇能力、统计核算和督查考核等支撑政策。目前,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
金融支持也在持续加码。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11月23日表示,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在此之前的11月8日,央行正式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中相关重点领域行业实施方案及支撑保障措施,大概还有三十多项陆续要出台。”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透露。
有望催生规模巨大新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将加速推进,长期看有望催生规模巨大新产业。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钱勇认为,下一阶段,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双碳”目标对于很多地方和产业是约束,也是转型的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继峰表示,短期来看,减排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冲击,但长期看,碳中和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成分更强,将催生规模巨大的新产业。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也指出,减碳成本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做“减法”,但必须同时做“加法”,培育和释放绿色经济潜力。核心是绿色智造,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制备的制造,氢能、生物质能、光伏技术、储能等绿色科技的应用,以及绿色专业服务。总体看来盘子非常大。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提醒,要坚持减碳以降污,同时要统筹好不同区域之间的碳排放空间分配,防止碳转移与碳泄漏,而在不同代际之间要注意碳减排成本均等化的问题。
柴麒敏表示,在关注压力测试、搁置资产等风险分析同时,应该提供更多低成本的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央行的政策将给碳减排相关项目建设的金融机构贷款提供60%的资金支持,利率仅为1.75%,这无疑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
头条 21-12-07
头条 21-12-06
头条 21-11-30
头条 21-11-26
头条 21-11-25
头条 21-11-24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7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