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腹膜癌诊疗领域的拓荒者——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科主任李雁

时间:2018-02-23 20:22: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下图 在业内,李雁(右一)被认为是我国腹膜癌诊疗领域的领路人。

上图 近两年半内,李雁(左一)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完成的腹膜癌手术超过350例。 

15年前,当时还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工作的李雁博士,发现了腹膜癌这一国内医学空白。直觉告诉他,展开相关研究将对癌症病人大有裨益。李雁开始翻阅大量国外文献,无意中为国内腹膜癌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这扇窗,让李雁率先透视到国际腹膜癌领域前沿,也让全球同行的视线转向了中国。“2020年,国际腹膜癌大会确定在北京举办。”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科主治医生张彦斌告诉记者,大会主持人就是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科主任、肿瘤中心副主任李雁。“这意味着,我国腹膜癌研究水平已与国际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超前。”

探索者

在业内,李雁被认为是我国腹膜癌诊疗领域的拓荒者、领路人。国内有关腹膜癌的研究论文、著作90%出自李雁课题组,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腹膜癌诊疗中心,是国际腹膜癌联盟13个常委中唯一的中国常委,主持制定了国内首个腹膜癌诊治专家共识……

与胃癌、肠癌、卵巢癌等常见癌症相比,腹膜癌过去不被人所知,但却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发病率不低的癌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数十万起。

“腹膜癌病人中少部分是原发癌,大部分是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转移至腹膜而来。”李雁说,也正因为如此,长久以来我国并没有“腹膜癌”这一说法。直到现在主流看法仍是把腹膜癌视为癌症的晚期或终末期表现,通常是保守治疗,即使是外科干预,也仅是姑息性减症手术,不主张积极治疗,病人很快走向生命终点。“我们常常听说某个病人做了开关手术,可能就是因为肿瘤长满腹腔而无法手术。”

虽然腹膜癌治疗难,但并非不能治。在国际上,经过30多年的研究,国际肿瘤学界已经认识到,腹膜癌不能一概归为是癌广泛转移,它是一种区域性癌播散。对于部分经谨慎选择的病例,积极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还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15年前,李雁打开了腹膜癌研究的窗口。但一种治疗理念、一门医学技术想要成熟落地,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当时,包括他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内的国内各大医院,都没有成立独立的腹膜癌科室,更没有专业的腹膜癌团队,这也让国内的相关研究始终难以突破。

2003年,李雁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腹膜癌诊疗专业学组,带领团队展开协同攻关研究,建立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体系。具体来说,这项技术体系主要通过血肿瘤标志物、三维增强CT、全消化道造影3种方法定性和定量诊断腹膜癌。“腹膜癌多是由其他癌症发展而成,如果不经过肿瘤学系统训练,很难早期诊断出来。”李雁说,通过增强CT,利用正确的检测方法与分析方法,能够较为精确地诊断腹膜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对于腹膜癌治疗,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技术。简单地说,这套技术就是先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再通过腹腔热灌注化疗清除微转移癌和游离癌细胞。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等已将其作为腹膜假黏液瘤等的标准治疗,并成功救治了成千上万例腹膜癌患者。

2003年,李雁将“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首次引入我国,结合腹膜癌综合诊治技术,已救治腹膜癌患者近千人,经过治疗的患者最长生存期已超过13年。

最大心愿

“如今,‘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国内已不是新鲜事,很多医院都在做,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张彦斌说。

肿瘤细胞减灭术有多难?张彦斌给记者解释:“腹膜在人体内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又薄又韧,要剥离并不容易,不小心就容易损伤到无辜器官。执刀医生需要胆大、心细、手巧。”

科室其他医生年纪轻,经验尚浅,刚上手术台时,看到有些病人剖开的腹腔里全是肿瘤,心里直发怵。“真怕一不小心就损伤了病人的肠子。”张彦斌说,手术关键部分需要李雁教授亲自上阵。“我们就在旁边观摩学习,感叹他的手法真是刀尖上的舞蹈,利落又漂亮。”

手术既考验巧力,也考验耐力。张彦斌计算过,一台腹膜癌手术的平均时长需要10个小时,这在其他外科手术中很罕见。没有人统计过李雁做手术的时长,但近两年半内,他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完成的腹膜癌手术,就超过了350例。

拥有超群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术,奖项纷至沓来。李雁获得了“人民好医生”“荣耀医者之专科精英”等荣誉。他创立的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科,被欧洲外科肿瘤学会授予“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被腹膜癌国际联盟授予“腹膜癌国际联盟中国中心”。

虽然荣誉加身,李雁却时刻背负着一副“思想重担”。因为仅仅成立“一流”的腹膜癌科室还不够,他的目标是在国内创建成熟的腹膜癌学科。

一个医学学科想要成长壮大,需要有清晰的学科定位、系统的学科理论、专业的学科队伍和丰富的临床成果。这其中,李雁尤其看重学科理论的形成和学科队伍的培养。

“仅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后继乏人,腹膜癌研究就没有前景,有可能走到一半就停滞了。”张彦斌说,李雁特别注意锻炼科室里的年轻人,尽量提供独立手术机会,鼓励他们开展学术研究,平时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帮助他们逐字逐句修改学术论文。

2016年,李雁领导的腹膜肿瘤科被认定为北京市唯一的肿瘤深部热疗培训基地,每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基地培训,培训的第一件事就是临床手术。“先完成100台手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李雁说。

除了高强度的基本功训练,培训期间每位学员还要交两篇论文。“现有的技术要做到优秀,在技术上开展理论探索,提炼成思想,思想才能决定学科走多远。”李雁将自己这套培养人才的理念称之为“定制化的精英培训”,旨在培养腹膜癌行业的精英医生。

就像独木再茂盛也不能成为一片森林,必须要众多树木独立生长,又根脉相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希望骨干的能量最大化发挥,让学科力量更强,为更多患者服务。”李雁说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结下缘分

刚满52岁的李雁,近两年时常感到时间在飞速流逝,每日行程忙碌。早上5点起床,改改学生的论文,晚上基本要12点才睡。周一、周四上午是专家门诊时间,每周至少4台手术。

1月22日,早8点,北京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科门诊室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李雁身着白大褂正给病人看诊,两条粗黑的眉毛挂在脸上,目光炯炯。

看李雁门诊,几乎让人忘了来就诊的患者都是身患重疾。他和每一位病人都很熟络,记得对方的姓名、病情甚至住址。问诊的内容也事无巨细,具体到昨晚吃了多少米饭,几种水果,哪些蔬菜。

慕名而来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其他医院推荐过来的腹膜癌患者。

王维令的母亲去年在大连确诊为原发腹膜癌,因为当地医院无法确诊,王维令上网搜索到李雁,随后陪母亲来京寻医。经过“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手术和6次化疗,如今王维令的母亲已康复如常。

70岁的刘惠美去年被确诊为腹膜癌,辗转几家医院都宣告不治,最后在病友的推荐下,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去年7月份做了手术,目前还处于恢复期。开始她是坐着轮椅来医院复诊,慢慢病情日益好转,现在复诊已是行走自如了。

1个小时,人来人往好几拨。为了节约来回跑厕所的时间,看诊期间,李雁不喝一口水。从早上8点到下午1点多结束,他一共看诊30多个病人。但一天的工作并没有到此结束,下午还有3台手术等着他。

从医20多年,李雁已经习惯了如此紧张的节奏,认真接待每个病人,注重患者体验。刚当外科医生时,为了让患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他尝试自己画出病情图给患者讲解,发现效果不错,不知不觉他竟然画了上万张“病情草图”和十几本“病情分析图”,如今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因为职业原因,李雁和不少病人结下了缘分。10年前他救治的一位病人,康复后每年都会去武汉看望他。前年,李雁来到北京,这名病人也专程追到了北京来看他。

李雁坦言,多年来这种从医的成就激励着他不断探究治癌的新方法。“但癌症是全球性难题,目前没有根本解决办法。作为医生,我们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去延长病人生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