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家长焦虑?厘清六大误区、切勿病急乱投医!

时间:2019-04-01 13:40:07 来源: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崔元苑)“孩子近视了,怎么办?”这恐怕是目前很多家长的焦虑和恐慌。只要临近开学,大医院的眼科门诊的近视患者中,经常能看到 4、5岁的“小眼镜”。 在身边,很多5、6岁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戴眼镜了。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近视人数已经超过4.5亿,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为30%,大学生约为90%。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刻不容缓!

“听说多吃蓝莓能防近视”、“听某某家长说针灸按摩把小孩近视治好了”,“是不是一旦带上眼镜就摘不了了”,“要不给孩子做个近视手术”……,社会上流传着许多防治近视的说法和方法,到底是真是假?哪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呢?为此,人民健康采访和综合了多位权威眼科专家的观点和建议,给广大家长们纠正一些认识误区、普及一些近视防治的科学知识。

科学防控近视,首先要廓清一些常见的认识误区,因为这些误区有可能错过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期,或者耽误孩子的治疗,导致近视越来越深。

误区一:做眼保健操无用

专家:有用,但不能保证不得近视

从上世纪60年代就一直在全国校园推广的眼保健操,如今却要面对“小眼镜”越来越多的尴尬现况。很多家长质疑,眼保健操到底有用没用?

“在正确做眼保健操的情况下,对近视防控确实有作用。”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说,通过五年的科学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视疲劳。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一种方法,要鼓励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但并不是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视。

误区二:做了近视手术就不近视了

专家:不是治疗,是矫正,并有眼底并发症风险

近年来,近视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越来越多近视人群通过手术恢复视力,也成了很多家长的选择。很多家长还认为做了手术,就把近视治好了。

王宁利解释说,在进行近视矫正手术前,医院会进行严格的术前筛查与评估,一般需要满足18周岁、度数完全稳定两年以上等条件。另外,近视手术的实质不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矫正。手术之后,近视眼还是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者,仍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眼底并发症。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龙琴教授也指出,做近视手术是为了摘眼镜,并不意味着做了手术之后就不是“近视眼”了。

误区三:多吃某种水果、补品能防近视

专家:只要三餐营养充足均衡,就不会影响到视力

在坊间、在朋友圈,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诸如多吃蓝莓、圣女果、猕猴桃等果蔬对眼睛好的信息……于是,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保护视力,会刻意让孩子多摄入相关的食物,这些食物真的有护眼神效吗?

“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三餐营养充足、均衡,就不会影响到视力。希望通过增加各种营养来防治近视的想法是错误的。”王宁利说。他更加反对家长为了帮助孩子防控近视,给孩子多吃补品,因为吃太多补品反而容易诱发小儿肥胖症。

误区四:散瞳检查对孩子眼睛有害

专家:散瞳没有伤害,避免强光照射和近距离用眼即可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配完眼镜后,按需更换眼镜即可,不需要去做散瞳检查,甚至对散瞳有些恐惧。

对此,龙琴说,事实上散瞳是没有伤害的,通过散瞳可以检查周边的眼底,尽早发现其他问题,尽早治疗,尽最大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记者也从医院了解到,在诊断孩子真假近视时,眼科医生也会通过专业的散瞳验光,来检查排除其他眼科疾病,甄别真、假性近视。

对于家长的顾虑,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解释说,散瞳后所产生的瞳孔散大,会出现畏光、视近困难,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忧。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强光照射,不要近距离用眼即可。正常剂量的散瞳药很少产生其他副作用,只有极少数儿童会因药物副作用出现一些症状,这时候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误区五:眼镜一戴,度数只会越来越深

专家:近视眼度数发展与否和戴眼镜并无直接关系

孩子近视之后,什么时候该戴眼镜成了问题。一种说法是,儿童近视不能太早戴眼镜,度数会越来越深。的确有不少家长被这种“观点”影响,在对待孩子近视这件事上,喜欢拖。担心一旦戴上眼镜,脱不下不说,度数还会越来越深。真的是这样吗?

王宁利指出,青少年一定要戴合适的眼镜,而且第一副眼镜一定要进行医学验光,在医院进行验配。而合适的眼镜没有所谓的越戴近视越严重的问题。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认为,眼镜对于眼睛没有任何伤害,科学研究与临床经验均表明,不戴眼镜近视度数增长速度将会更快。

还有的家长认为,眼镜没坏就可以一直戴。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提醒,只要度数有变就需要更换镜片。眼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划痕,并且会老化,这会影响视觉质量,容易产生视疲劳。

也有的家长认为,眼镜的度数不用配那么足,凑合看就行。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提醒,加减度数有相应的原则,不可随意增减度数。孩子如果佩戴的眼镜与眼实际度数偏差过大,近视度数增加得更快。

那配了眼镜就万事大吉了?专家告诫家长,注意在这些情况下,近视度数会加深:比如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继续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会导致视力减退,近视度数加深。比如配戴不合适的眼镜(没有验光或验光不准、度数配得过大),都会增加眼睛的负担,使视力下降,度数加深。还有,患有病理性近视眼的度数也会加深。

误区六:近视能根治

专家:真、假性近视都不可逆

有的家长认为,现在近视有好多办法可以应对,可以戴角膜塑形镜、戴隐形眼镜,还可以做近视眼手术等等。

“近视是不能根治的。”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魏文斌指出,治疗近视没有神医、神器。所以因近视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而且戴隐形眼镜还容易得结膜炎,角膜感染最终也有可能失明。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家认为,还在身体发育期的孩子一旦近视,在没有特别方法干预的情况下,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持续增加。

也有的家长相信,假性近视能恢复正常。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说,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廓清了这些认识误区,在孩子近视前,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专家认为,青少年出现近视绝不是戴一副眼镜这么简单。对个人来说,孩子较早出现近视,就意味着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处在近视加深的风险之中,近视度数加深的可能性很大;相对于较晚出现近视的孩子,早近视的孩子成年后可能近视度数更高,那么出现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家长在孩子发展成近视之前更应该“积极作为”。

0-6岁是近视的潜在危险期

记者发现,很多小学生近视的根源其实在幼儿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坦言,应该把近视防控的端口更加前移,从0-6岁就开始关注。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眼部发育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近视的时期。学生在入学前应该有150度的远视储备。如果幼儿园不关注孩子的近视防控,不给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造成远视储备不足,在小学期间发生近视。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两岁的孩子一拿起平板电脑或手机就不哭不闹了。“对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0-2岁不建议看电子产品,2-3岁每次看电子产品不超过15分钟。”李莉说。

哪些人最容易近视?

“儿童近视原因之一是遗传。爸爸妈妈都是近视,孩子近视的机会比较多;父母都没有近视,孩子近视的机会就少。”魏文斌指出,然后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尤其是在幼儿时期过早过多看近物。此外,还有空间狭小、户外活动少、睡眠不足、营养等,都是诱发近视的重要原因。

中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如此之高,专家分析认为有如下几个因素:从全球范围看,黄种人较白人和黑人的近视发生率本身比较高,非洲和南美洲近视发生率较低;从种族和地理位置上,东亚青少年为近视眼的易感人群。另外,我国青少年儿童用眼负荷比较大,这些负荷主要包括:早教、课业负担重、过多接触网络游戏以及电子终端产品等,有些学校老师布置课外作业也用iPad。与之相反,一些能控制近视发生的因素被抑制了,比如体育活动时间少、户外运动时间短。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2岁大的孩子就看手机、电视,而这时候孩子的视力根本没有发育完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是不太现实的。那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呢?

小苹果儿科医生集团创始人路博介绍说,对于18-24个月的孩子来说,使用电子屏的方式是家长可以拿着电子设备给孩子讲,但不要让孩子看;对于2-5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使用电子产品,但每天要严格控制在1小时以内。“我们应该学会更科学地帮助家长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便利和价值,并把它带来的弊端和影响降到最低。”路博说。

“电子类产品已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既不能谈“电子产品”色变,也不纵容孩子深陷其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诊疗中心主任毛欣杰表示。

他认为,首先要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如对电子产品的阅读背景进行设置,将光线调到适合程度;不在被窝里看电子产品,保持合适的使用距离。目前对多大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多长时间还没有具体定论,但减少或避免年龄过小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有助于孩子的发展,如学龄前的儿童。也要尝试用更好的兴趣替代,如吸引孩子多参加户外游戏,增加集体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来减少电子产品关注时间。同时,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控制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不合适课桌座椅也是近视的风险因素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相关因素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长时间使用多媒体设备、不合适的课桌座椅等,是导致近视的重要风险因素。

专家建议,加强学校教室物质环境检测,提高学生课桌椅符合率;营造良好学习用眼环境,增加户外活动时长。白天在家看书学习时,尽量使用自然光源,晚上看书学习时,要使用台灯和房间照明灯。此外,建议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少使用多媒体设备,同时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手机。

对孩子近视因素进行了溯源性的分析之后,家长一定迫切想了解,孩子近视如何早发现?如何科学应对?

近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成近视之前是有迹可循的。

专家建议,家长在日常应该定期询问孩子是否存在视物模糊的情况,特别是让孩子分别遮盖单眼进行自查。如果孩子反映视物不清或是学校检查发现视力不佳,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眼科就诊。一般需进行眼科裂隙灯检查、散瞳验光检查及必要的眼底检查和眼轴测量。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屈光不正或是弱视的问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及时治疗,建立属于个人的屈光档案,定期随访观察。

在这些迹象里面,眼轴变化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因素。“眼轴是预测孩子是否会发生近视以及近视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深。长眼轴发生越早,发展成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眼轴是眼科医生在近视诊治方面最为关注的指标,而且眼轴增长后,不能再缩短,是不可逆的。”国家一级验光技师芦博提醒家长。

防控近视要趁早,不让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执行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赵明威提醒家长说,中低度近视并不可怕,佩戴合适的眼镜就可以了。但高度近视的危害,并不只是眼镜片厚度的增加,而是高度近视会导致眼轴不断拉长,随之视网膜慢慢变薄了甚至还会拉破,眼底也会缺血,整个眼睛结构被破坏。所以从防控的角度,我们需要考虑怎么能不要让孩子的普通近视发展成为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才是根本。

当然,儿童近视也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北京大学儿童视觉发育中心副主任医师肇龙说,要做一个全面眼科检查,测眼压、查眼底,要查显微镜,检查眼睛结构有没有改变等,首先排除有没有其他眼科疾病,其次是做散瞳验光,通过一些药物让睫状肌来放松,来测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对于假性近视的孩子,如果配上眼镜,会诱导向真性近视发展,如果是真性近视,就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让近视不要加深太快。

近视虽然不可逆,但是近视的发展是可以控制的!

“小学阶段是控制近视的最佳时期。”赵明威指出,临床上观察,8-16岁的青少年儿童,近视进展非常迅速,所以我们建议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目前眼视光界普遍认可的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措施。

记者也了解到,临床常用的控制近视进展的手段主要有光学和药物两类。光学手段中佩戴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药物手段中目前有阿托品、哌仑西平、7-甲基黄嘌呤等。

判断近视是否进展,不能只是做视力表检查。

视力表检查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检测视力的方法。但是,李莉指出,近视进展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如果仅仅用视力、验光检查结果观察的话,很难发现近视进展的原因。李莉告诫家长,孩子出现近视到医院检查,不单是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验光,还应该检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等。

在视力筛查上,一般在孩子出生六个月时就可以做屈光筛查,特别对父母有高度近视遗传因素的孩子,更应该早一点进行筛查,来判断一下孩子是否有近视或者有发生近视的趋势,提前干预,一年左右再复查一次。

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近视呢?

魏文斌建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需坚持遵守以下“五项纪律”:

一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看书不连续超过1个小时以上。

二是每天“目浴”阳光。阳光使瞳孔缩小景深增加;更重要的是晒太阳后人体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可以抑制眼轴延长的化学物质,可以预防近视。如果每天能有2小时、每周坚持10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视发生比例就会明显下降,近视加重机会也会明显减少。

三是饮食均衡,睡眠充足。学龄前和学龄期孩子,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眼睛也处在发育阶段,眼睛也需要充足营养供给。因此孩子们不要挑食偏食,少吃甜食和垃圾食品,保证营养均衡。另外要保证睡眠,睡觉可以让眼睛得到休息,足够的睡眠才能缓解视力疲劳。

四是养成科学用眼“三个一”“三不要”习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孩子坚持眼睛距离书本1尺,手距笔尖1寸,胸距桌缘1拳的读写习惯。牢记看书“三不要”:不要在阳光直射或暗弱光线下读书;不要躺着趴着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厢看书。

五是坚持做眼保健操。

对此,中日友好医院的眼科专家还补充说,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之后应该休息10分钟。儿童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两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各种电子产品。眼睛与各种电子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幕面对角线的5倍~7倍,屏幕面略低于眼高。两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应用夜光灯。儿童应避免过度的蓝光暴露,比如LED灯、荧光灯等高频蓝光源。少用或避免饮用碳酸饮料。

儿童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今年,北京将建立儿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以助力近视防控。该电子档案覆盖0-6岁的所有常住人口。如果发现了问题,体检机构将给家长提供建议,甚至帮助转诊。这些电子健康档案也将与教委对接,以便相关机构能提供更有效的干预。3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核心信息》可被看作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具体细化和实践。这些行动和方案对近视防控战略的落实、从源头抓防控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和可行性路径。近视防控,全民行动,让我们以家庭为单位,许孩子一片光明的未来!(人民健康综合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健康报、生命时报、新华社)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