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心脏移植先行者,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杨辰垣在汉逝世 每日速看

时间:2023-01-09 19:02:35 来源: 九派新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9日讯(记者罗兰 通讯员协宣)他勇闯心脏手术“禁区”,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Cabrol手术,在中南地区率先开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机能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胸心外科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传奇。

他医德高尚,视患若亲,他的“硬壳笔记本”的故事传为佳话,本子上记录着他退还给患者的每一个红包和礼品,其中实在找不到人的就上交给医院。


(资料图)

他就是我国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杨辰垣,原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2023年1月8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在汉逝世,享年86岁。

1月9日,协和医院举办追思会,缅怀大师。

讣告。

报效祖国,改进“卡布罗”手术实现与世界并轨

“他爱党爱国,以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书写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协和医院副院长、当年杨辰垣教授的博士生夏家红教授追怀恩师。

杨辰垣1936年12月出生于湖南农民家庭,1960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1969年,他作为中坚骨干参加协和医院心外科的筹建工作。

1970年,在著名心胸外科专家管汉屏教授的指导下,杨辰垣与叶世铎、兰鸿钧教授同台完成了协和医院首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在当时是我国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一个突破,也为复杂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2年,杨辰垣来到法国婴幼儿心脏血管病外科医院进修,深深感到国内心外科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两年间,他每天往返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图书馆,并上台参加手术2-3台。每到周末,杨辰垣一头扎进医院图书馆,白天查阅重要文献,全部复印整理,夜间再进行阅读和笔录,所有资料全部装订成册,以便日后带回国内,翻译成册,为他回国后开展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辰垣教授。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变位于心脏大动脉,如一颗埋在胸腔中的炸弹,随时可以爆裂而导致病人死亡。该疾病必须进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替换加左右冠状动脉重新联接。传统手术将冠状动脉直接缝合于带瓣管道,张力大,吻合困难,容易造成吻合失败和无法控制的大出血,但这也是当时我国医疗界普遍采用的术式。

杨辰垣在法国进修期间。

在法国期间,杨辰垣教授得知一种新的术式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并发症,叫做卡布罗(Cabrol)手术。通过刻苦钻研,他很快就熟练掌握。回国后,杨辰垣教授进行大量的动物试验,对卡布罗手术进行了四项重大改进。1993年3月23日,杨辰垣教授进行国内首例改良版的卡布罗手术,获得成功。1993年-1996年,先后5例病人接受改进的卡布罗手术,全部成功。1998年,杨辰垣、兰鸿钧、孙宗全教授等开展的“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外科Cabrol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改进”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也使我国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水平与世界并轨。

杨辰垣教授开展国内首例卡布罗手术。

1996年,杨辰垣教授改良手术相关报道。

创新拓荒 主刀完成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协和心外科老教授张凯伦回忆当年跟随杨辰垣教授双眼泪湿。他说起与杨辰垣教授一起“泡”实验室,完成心脏移植研究前期动物实验的点滴细节,自述仍被前辈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不问成败投身科研的执着信念所感动。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心脏移植手术刚刚起步,仅有几家医院能进行。在法国心脏移植中心考察的8个月时间里,杨辰垣教授就制定了开展心脏移植的计划。回国后,杨辰垣和全科医务人员一起,加快了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技术准备。

1994年,一位13岁的小女孩住进协和医院心外科。她患有终末期毁损性心脏病,心脏搏动微弱,传统治疗已经基本无效,心脏移植成了最后的手段。当时,经过多年的积累,协和医院开展心脏移植手术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看着小女孩无助的眼神,杨辰垣教授决定放手一搏。

1994年3月18日,作为主要组织者,杨辰垣教授主刀,在兰鸿钧教授指导下,与蔡俊坚、孙宗全教授等通力协作,实施了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移植后的心脏很快复跳。

“忠诚、奉献、创新、执着,是杨辰垣教授等一批老一辈医学大家留给心外科的优良基因。”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这样追念自己的老主任。他至今感怀的是,杨辰垣教授365天一天不落地参加早查房,叮嘱诊疗关键点;晚年患病期间,依然拖着浮肿的身体为患者看病。

杨辰垣教授。

“大医精神代代相传,奠定了科室发展的精神基石。”董念国主任介绍,当前协和医院心外科心脏移植手术已经成为终末期心脏病人的常规治疗方式。从2008年至今,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已完成儿童心脏移植手术139例,儿童心脏移植数量领跑全国。

杨辰垣教授参加援阿医疗队。

视“患”若亲 “硬壳笔记本”记录退给患者的红包礼品

2012年,长江日报报道了《协和心血管外科拒收红包32载》,其中写道:

“年逾七旬的杨辰垣教授有个硬壳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他退回的每一笔红包。

杨教授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患者的红包送到了他这里。这些红包有的是手术前求关照,有的是术后表感谢,都被他如数退回,实在退不回的,就交给医院。杨教授常引用年轻时老师管汉屏教授教导他的一句话:“把珍贵东西交给你的人是信任你的人,信任不能辜负。患者把生命都交给了医生,还能收红包?”

视“患”若亲,是心外科一批资深护士对老主任的深刻印象。她们回忆说:杨主任对患者特别好,尤其是外地的、农村的患者,总是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帮助。他重视护理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亲自查看术后患者的尿量。

杨辰垣教授科学技术奖励证书。

2003年,一位武穴的患者因主动脉夹层合并主动脉狭窄,面临生死抉择。以杨辰垣教授为主刀医生的协和医院心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国内首创的人工血管“主动脉分流”术,使其重获新生。

12年来,杨辰垣教授经常从自己家里打电话到这位患者家,询问他的病情。“有时候,是清晨,有时候是夜晚。他无数次帮我从医院复印病历,邮寄给我,便于我在当地接受治疗,邮费都是他掏的钱,他从没收过我任何东西。”这位患者回忆说。

抱病的杨辰垣教授,80岁以后仍坚持看门诊。12年后,还是这位武穴患者,体内生长出拳头大的“人工血管动脉瘤”,生命垂危,他再次找到杨辰垣教授。当时,八旬杨辰垣教授与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商讨,2015年9月14日协和心外科再次开创性为这位患者置换了两侧部分人工血管,奇迹再现,他获得了第三次生命。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