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出苗了!
3月11日,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寨港),红树成林,飞鸟翩跹,阳光与碧波遥相辉映。在红树林科普观赏园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东寨港管理局)林业工程师冯尔辉欣喜地发现,前阵子种下的濒危红树物种——红榄李的种子有些已经长出了小苗。
红树林科普观赏园主要用于培育红榄李、木果楝、海南海桑、水椰等濒危红树物种。这实际上也是东寨港红树林修复与保护工作的一部分。
2020年以来,海口依托东寨港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东寨港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项目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种红树林2670亩,修复现有红树林4783亩。其中,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新造红树林1950亩,修复红树林2700亩,于2021年12月竣工验收;修复和保护项目新造红树林720亩,修复现有红树林2083亩,种植工作于2021年12月完成,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行走在东寨港的栈道上,两旁的红树郁郁葱葱。喜人的长势离不开全过程的抚育管理。
就以栽种这一步来说,并不是将红树苗栽进土里就算了事。“前期要先进行条件勘查,确定这里适合种植红树林,然后通过炼苗,让树苗适应这里的盐度,确保大面积种植的成活率。”海口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另外,树种的选择和种法也有讲究。譬如在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中,针对不同区域潮位特点与红树林生物特性,建设单位优选了木榄、尖瓣海莲、秋茄、桐花树等10余种海南本地红树,采用混交林种植方式,每间隔20米种植一个红树品种,以便兼顾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
为了保证成活率,种植完成后,还需要经过一年的养护期,期间如果发现没成活的树苗,需要及时补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属于退塘造林,可能会因为潮位不足,导致苗无法成活。”上述负责人介绍,养护期后,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成活率达到85%。
经过修复与保护,东寨港的红树林渐渐串连成片,36种红树构筑起稳定的生态系统,也引来许多珍稀物种安家。据了解,东寨港3337.6公顷范围内,栖息着115种软体动物、160种鱼类、70多种蟹类、40多种虾类和219种鸟类。根据近年来海南越冬水鸟调查数据分析,专家发现,东寨港还是海南越冬水鸟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
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东寨港新记录到了长嘴鹬、黑腹军舰鸟以及小喜盐草等物种。“新物种的出现,标志着东寨港的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日趋向好。”冯尔辉说。
(海南日报海口3月11日讯)
原标题: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栽下红树苗 长出“好生态”
【来源:南海网】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2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1
头条 22-03-10
头条 22-03-10
头条 22-03-10
头条 22-03-10
头条 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