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来自全国的中小学生和普通观众一起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高空之外的一课。
授课全程图像清晰、话音稳定。作为“太空课堂”的中国空间站,正以23倍于音速的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飞行,而舱外便是真空、超过200摄氏度的温差、充满宇宙射线的极端环境。
作为空间站系统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飞控人员对“天宫课堂”的照明、地面图像显示、航天员走位、摄像机位设置等环节给出建议,并在位于地面的空间站电性舱中,以航天员的视角进行全流程模拟,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处细节。
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通信干扰、意外报警,甚至是灯光设置上可能的照度不足以及眩光现象等,都是飞控人员需要提前识别的风险。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飞控技术负责人范高洁介绍,此次“天宫课堂”在第一次授课的基础上作了优化改进,针对图像、话音、中继系统等,包括航天员开展实验演示过程中样品可能对舱内表面造成的污染,都制定了详细预案。特别是针对授课中可能出现的话音卡顿现象,本次授课前精心识别了可能影响话音质量的各类信号干扰源,力求把干扰降到最低。
“看到航天员们在太空正常生活,说明我们的平台一切正常。”范高洁说,稳固的结构和密封性保障着舱内健康有氧的环境,热控分系统保障着舱内始终适宜的温度,GNC分系统保障着空间站组合体始终平稳运行在预定的轨道,仪表照明分系统保障着课堂始终照明充足,总体电路分系统保障着授课全程供电充足,测控、数管分系统保障着通信话音稳定图像清晰。他表示,空间站飞控工作是长期的坚守,今年是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的一年,相关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通讯员 郭睿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吴越
【来源:北京日报】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3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
头条 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