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农民日报》刊发《贵州省贵阳市:建强“三支队伍”赋能组织振兴》,报道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夯基工程,聚力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三支队伍”建设,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具体报道如下: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夯基工程,聚力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三支队伍”建设,努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压实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
“责任被压实,目标被明确,我们镇党委就必须勇挑责任重担,以坚决迅速有力的行动进行落实。”修文县谷堡镇党委书记陈万兵说,通过明确各班子成员职责分工,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2个党支部,打造了“筑固工程”党建示范点5个,实现15个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100%。
乡镇党委书记切实担起责来,全镇党员干部共同努力,谷堡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辖区内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及以上的村有4个,占比40%。其中,平滩村村民人均纯收入高达18033元,该村也因此荣获2020年“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为压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贵阳市研究制定乡镇党委书记抓村级党组织建设责任制的有关意见,从做好统筹谋划、加强组织建设、建强村“两委”班子、优化党员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基础保障6个方面入手,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书记责任。强化考核问效,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纳入到乡级党委书记党建述职重要内容和党建成效考核重要指标,明确乡镇党委书记率先垂范带头包保集体经济薄弱村,并将包保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压实乡镇党委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去年贵阳市村级集体经济村均总收入为190.5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为24.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有102个。
激活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致富不忘桑梓,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回村任职,扎根基层,成为村里发展致富的带头人。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金山村的发展是我最大的责任和义务。”上任第一天的花溪区金筑街道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思源向村民们郑重承诺。
“别看王思源是新当选的书记,但他做事果断、很有能力,在产业发展上有思路,这个人选对了。”村民李大伯赞不绝口。
金山村位于阿哈湖水库上游,为二级水源保护地,受环保因素制约,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王思源经过调研分析,决定以特色精品果业种植为突破口,主动提出让村集体在自己创办的农业科技公司占10%的原始股,让村集体经济多增收20余万元,这一举动打消了群众顾虑,让群众吃上了“定心丸”,纷纷申请加入到产业发展中。
据了解,为充分激活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贵阳市以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治穷”选能人、扭住“治乱”选硬人、着眼“振兴”选贤人,采取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座谈交流等方式,选拔出996名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并采取集中学习、现场观摩和依托“筑红云”开办“支书学堂”等方式,对新履职村干部开展全覆盖能力培训,同步提高村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提高到5.1万元,村干部报酬达到3500-5000元/月,并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充分激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打造驻村第一书记“红色引擎”
通往红星村的公路整修一新,公路两侧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红星小屋”里留守儿童书声琅琅……短短10个月,红星村旧貌换新颜,因为这里来了一位“靠谱”书记——黄汉铖。
黄汉铖,于2021年5月被贵阳市财政局下派到修文县红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积极与村内每个党员交心谈心,与支委、老党员谈村情,一有空还与乡亲们摆“龙门阵”,面对面去了解大家的所想所盼,带领村“两委”大力推进农村“五治”“八乱”整治工作,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对红星村的进村主干道、入组道路进行卫生打扫、垃圾清运,现在的村组道路干净整洁,村庄整齐有序,庭院清爽利落,群众面貌更加精神了。
村容村貌改善后,为让村民荷包鼓起来,他结合红星村农业资源优势,与村“两委”一起商量,用村里的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流转35亩土地,投入22万元,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小黄姜种植产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黄姜亩产量达4000斤,当年产生经济效益30万元,直接解决了40余名村民的临时就业问题,老百姓对这位新书记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靠谱”。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贵阳市坚持“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县级统筹、精准选派,派强用好、严管厚爱,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原则,组建280个驻村工作组,选派882名干部到81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158个乡村振兴重点村、27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3个红色试点村开展驻村帮扶,研究制定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落实驻村生活补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体检等待遇保障政策,严格督导指导帮扶工作,振兴一线形成了较真碰硬、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干事氛围。截至目前,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帮助组建合作社142个,引进企业86家;帮助完善村规民约235份,化解矛盾纠纷2132起;帮助办理实事2759件,争取项目487个,协调资金9195.2万元。
符爱波 刘久锋
来源 农民日报
编辑 李贝多
编审 闵捷 张婷
【来源:农民日报】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30
头条 22-03-29
头条 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