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外国人也爱吃螺蛳粉?62岁武汉大叔闯迪拜开超市专卖中国货,日均营业额30万!

时间:2023-03-29 14:03:07 来源: 九派新闻


虾皇水饺、黑芝麻汤圆、三鲜云吞……北京时间3月28日,一批从中国宁波港发出的冷冻食品在迪拜一家中国超市上新。这家中国超市的老板叫郑迪祥,在迪拜的中国老乡喜欢喊他“郑叔”。

“我43岁才出来闯世界,一句英语不会说,但不影响我把生意做到了国外。”19年前,郑叔只身从武汉乘飞机前往迪拜。背靠质优价廉的中国产品,今年62岁的郑叔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现有两家店,一家为中国超市,另一家为中国建材店,卖的都是中国货。

读报发现商机


【资料图】

今年2月,郑迪祥在武汉。

2003年11月19日,《长江日报》第8版刊发了一篇约500字的报道——《“中东香港”要建“中国商品城”湖北工商企业有150个“淘金”名额》,吸引了郑叔的注意。

这篇报道介绍,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是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最大中国商品城,可提供4000个摊位,全部销售中国商品,湖北得到了其中的150个摊位。

那天晚饭后,想去迪拜的郑叔拿着报纸开了一场家庭会议。那时,他在武汉做酒店用品生意,生意不温不火。他想去更大的市场看一看、闯一闯。

“迪拜在哪儿?”妻子胡银华问。一家四口都没出过国,对迪拜更是一无所知。

“你会说英语吗? 不会英语怎么出国?”读高中的儿子郑果提了一个紧要问题。

郑叔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复员进了武汉化工厂。离开武汉化工厂后,他创业做酒店用品生意。虽然读过电大,但他一句英语都不会说。

面对家人的担心,郑叔又把报纸拿起来,给他们重读了新闻里的重点:“这是中国商品城,4000个摊位卖的都是中国商品。”他安抚家人,身边都是中国人,会互相照应。

靠两条腿跑生意

郑迪祥在他位于迪拜的中国超市内工作。

2004年5月,郑叔带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张全家福照片,和湖北老乡一起登上了前往迪拜的飞机。

中国商品分拨中心是一个总长1.2公里的两层大市场,因形似一条巨龙,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龙城”。那时,龙城刚刚竣工,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找客户是摆在郑叔面前的首要问题。他决定用最笨的办法跑生意。

语言不通,他就请了一位中国籍翻译,两人一起背着毛巾、肥皂、拖鞋等样品到酒店推销。

迪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每年5月至10月气温都在40℃至45℃左右。刚去迪拜的前两年,郑叔没有车,出门跑生意全凭两条腿。

有一次,他和翻译正在路上走,一辆警车停了下来。高温天气里,两个中国人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引起了警察的好奇。得知他们是在迪拜做生意的,警察拉开车门,请他们坐上警车,一路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为了找客户,郑叔找了一本当地的电话号码簿,逐一给酒店用品供应商打电话。在无数次电话中,一位印度商人对郑叔推销的商品产生了兴趣。“后来,他订了价值3万多迪拉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法定货币)的货物。”这是郑叔在迪拜两个月里的第一单。

之后,订单陆陆续续有了,但量都不大,多为急单或散单。一采购商告诉他,迪拜的星级酒店虽然多,但很多酒店总部不在迪拜,酒店采购多由总部统一负责。

靠着两条腿跑了两年生意,却没跑出什么名堂,郑叔感觉闯不下去了。

坚持中迎来转机

郑迪祥向超市里的外国员工介绍中国商品。

郑叔去迪拜时,儿子读高中,女儿读小学,武汉家里全靠妻子胡银华料理。

国际长途电话费贵,郑叔半个月才舍得打一次电话,他在电话里大多报喜不报忧。但是,胡银华多多少少能猜出丈夫在国外的不易。

2006年,胡银华去了一趟迪拜。到了现场,她才知道,丈夫的日子过得比她想象中还要难。

郑叔和20多人共住一套两室一厅房子,连客厅里都摆满了高低床。每个周末,他会穿过一片沙漠,到一个蔬菜批发市场买齐一周所需生活物资。在迪拜,他吃得最多的是阿拉伯大饼,扛饿又便宜。

看着眼前的一切,胡银华在心里盘算“要不一起回武汉算了”,但这种想法瞬间即逝。“我俩都是典型的武汉人性格,既然出来了,总得干出个名堂。”胡银华没劝郑迪祥回武汉,郑迪祥也没提要回去。

时隔多年,郑叔提起过往心酸时一笑了之。他说:“我接触了那么多外国人,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能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吃苦耐劳。”

郑叔信奉先苦后甜。坚持中,他的生意迎来了转机。

有一次,郑叔路过一片工地。工地上的人问他:“你会不会贴瓷砖?”闲聊中,他得知,迪拜工地多得连贴瓷砖的工人都不够用了。

“工人紧俏,说明瓷砖也紧俏啊。”2006年的迪拜俨然一个大工地,迪拜购物中心、哈利法塔、棕榈岛等项目正在建设中,郑叔看到了商机。

很快,郑叔的中国建材店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业,面积180多平方米,主营中国湖北、福建等地的优质瓷砖。

开业第一天,郑叔正在盼生意。一名当地人从店门口路过,会讲英语的中国籍店员赶紧迎上去介绍产品。“我不懂英语,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能站在店里远远地观察顾客的表情。后来,看见顾客走了进来,我才松了一口气,知道这笔生意基本成了。”

在郑叔眼里,中国产品质优价廉,顾客没有理由拒绝。“只要他们愿意走进店里了解一下,就不会空手而归。”果然,顾客当即下单,金额虽不大,但给了郑叔很大信心。

和郑叔预想的一样,迪拜市场对建材的需求很大,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如今,郑叔的中国建材店里售卖着500多种瓷砖。后来,他又陆续招聘了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6名店员。

外国人也喜欢螺蛳粉

郑迪祥在他位于迪拜的中国超市内工作。

迪拜是中东地区经济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卡塔尔等周边国家的商人会到迪拜进货。他们将迪拜当成商品“中转站”,把货物转运到伊朗等国家销售。

经过几年发展,2010年前后,被称为“龙城”的中国商品分拨中心口碑越来越好。龙城里的商品以物美价廉著称,不仅在迪拜有固定客户群,还吸引了周围海湾国家的大量顾客。

2017年,郑叔再次抓住机遇,在龙城附近开了一家中国超市。面积500多平方米的超市内有五六千种中国商品,包括各类瓜果蔬菜、网红零食、生活用品等,甚至还出售炒菜用的铁锅。目前,中国超市日均客流量1500人左右,日均营业额30万元人民币左右。

郑叔的中国超市开张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儿子郑果辞掉了在广州的工作,前往迪拜帮助他做生意。去年,郑叔的女儿大学毕业后也前往迪拜。如今,郑叔一家人都在迪拜工作和生活。

2015年,郑果第一次去龙城时有一种在迪拜逛义乌的感觉,从小发卡到五金产品,从玩具到鞋子、衣服,中国生产的轻工产品摆得满满当当。如今,龙城还是那个龙城,但经营的品类已经提档升级。郑果告诉记者:“现在,龙城里售卖的是华为手机、大疆无人机、格力空调、美的冰箱,还有各类运动器械。”

郑叔对中国产品越做越精也深有感触。“以前,大家想买零食,会去逛日本超市、韩国超市;现在,中国零食在国外也大受欢迎。中国食品不仅好吃,包装也漂亮,价格还公道。”他说,“在我们超市,什么商品卖得最好? 是螺蛳粉。外国人也喜欢我们中国的螺蛳粉。几大品牌的螺蛳粉包装时尚俏皮,在货架上最引人注目。”

“只有‘中国制造’不断升级,中国商人才有机会在国外站稳脚跟。”在迪拜闯荡了19年,年逾六旬的郑叔心中仍有梦想,“中国还有那么多好产品,我要继续带着中国商品闯世界。”

郑叔今年有三个计划想实现:一是引进更多湖北特产进入中国超市;二是在迪拜开一家农场,为中国超市供应新鲜蔬菜;三是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迪拜,把中国超市开到沙特阿拉伯。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