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团队让“郧县人”在数字中永生|环球精选

时间:2023-03-30 11:02:47 来源: 九派新闻


“郧县人3号头骨”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图恒宇”,通过数字获得重生。日前,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团队完成对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高精度数字处理,陆续发布的成果也揭开了这项“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背后的“数字永生”计划。


(相关资料图)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土照。

3月28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掘的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入选,成为唯一入选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该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百万年前左右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证据。

“郧县人”3号头骨高清建模。

自2021年“郧县人遗址”启动新发掘以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李英华教授、黄先锋教授、邹秋实博士及相关研究生组成数字化团队,通过无人机摄影、激光扫描、摄影测量、高清建模等手段,将“郧县人”遗址考古环境和“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分析和处理,构建了“郧县人”遗址的“数字世界”,也保存了“郧县人”3号头骨出土全过程的每一步证据。3月29日,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邹秋实博士表示,这是目前为止,考古学上精度最高的数字化工程,后续利用这些数据,通过3D打印,可以很轻松地制作出“郧县人”3号头骨高精度展示件。

邹秋实介绍,对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的数字化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成了“郧县人”遗址周边4平方公里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和高清实景三维建模,并实时跟进遗址发掘进展,为遗址发掘过程及地层、遗物的数字化记录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提供了高效的建模软件,完成了地层、遗物实时三维建模的工作;第二阶段,“郧县人”3号头骨发现后,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持式激光扫描(精度0.2mm)、架站式激光扫描(精度1mm)、倾斜摄影测量等对该头骨及地层所有遗物完成了高清建模,精细化保存头骨埋藏环境与解剖学信息。“所有的考古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而数字化让考古每一个阶段的信息得以完整保留,把不可逆变为可逆,使百万年前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得以永生,为精细化复原展示头骨以及开展头骨深度科学研究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大团队正在对考古遗址和“郧县人”3号头骨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

据悉,30多年前,“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的出土曾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但因为一些考古信息的缺失,也引起了一些质疑和争议。邹秋实说,“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土过程的数字化,将使得考古信息完整丰满。“整个出土全过程我们进行了7次全方位的扫描,从头盖眉骨发现,到下颌出土,考古链条清晰,再不会有人对‘郧县人’的真实存在有所怀疑。”

数字化复原并非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样貌”复原。邹秋实指出,虽然“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相较于1号、2号头骨化石,保存更完好,考古信息更丰富,但从中推测出原始人长什么样子则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生物信息,很难短期完成,“现在网络上流传的所谓郧县人复原图,并不靠谱”。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