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讲诗歌(七):诗一入唐,气象空前|草地周刊

时间:2022-04-04 19:01:47 来源: 九派新闻


1989年,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讲授新一轮中国诗歌史课程。叶先生从《诗经》讲起,至李贺结束,用一学期时间系统地讲述了先秦至唐朝诗歌史。课程结束,先生便退休,可称叶先生在UBC的收官之作。

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有人形容,凡是听过她讲课的,无不对她那热情洋溢、神采飞扬的独特魅力难以忘怀,无论唐诗还是宋词,其中的每一个字,都随着她清朗饱满的独特吟诵,荡漾在教室里,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近日,这份尘封多年的课程录音被陆续整理出来。《草地》周刊征得叶嘉莹先生授权,开设“迦陵课堂”专栏,刊发全部课程精要,每周一课,本次推送为第七课。诗词是叶先生的挚爱,她曾说,“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让我们跟随这种“本能”,一起聆听叶先生讲诗词,一起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一起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首发:4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原标题《诗一入唐,气象空前——近体诗是如何一步步成型的》

作者:叶嘉莹讲授

于家慧、李晓楠整理

张海涛审校

“此事古难全”,天下有利就有弊。我以前看过一篇旧的文言小说。它讲到一个人的命运,说人总要承认世界上有好也有坏,有美也有丑,而且常常有了一个长处,就有了一个缺点,所以对人对事都应该有这种认识。“丰兹吝彼,理讵能双”,“丰”就是多,“兹”就是此,“吝”就是少,如果在这一方面得到多了,在那一方面自然就少了。天下的道理,哪里能够让人把所有的好处都占全了?没有这样的人,也没有这样的事。而且一件事情的长短、功过,对人类、对社会、对文化有好处还是有缺点,都不是短时期内可以衡量评定的。你要把眼光放长了,在整个历史演进里看,不要眼光那么短浅。现在很多人就是急于看到眼前的,而且是非常现实、非常物质的功利,不肯从长久的眼光来衡量。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门前。南开大学供图

徐陵:注重形式的对偶

我们此前讲到中国诗的发展,中国文字的特色是单形体、单音节,适合于对偶。中国的文字有四声,所以适合平仄的韵律。这种特色可以形成一种特美,它固然有它的好处。可是当沈约的“四声八病”说法一兴起,当大家刚开始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对偶、平仄上去的时候——人是没有办法的,注意力相对一偏重,又要对偶又要平仄,脑筋都考虑这个了——原来那种不用考虑对偶和平仄,自然而然产生的、感发的生命就相对少了。就是说形式上精美了,可是内容反而变得比较空泛,因为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形式方面。也不是说注意到形式就不好,它的好处要到发展以后,你才能看见。等到唐朝真正有了律诗,有了绝句,杜甫、李商隐等人用精美的形式写出了内容非常深厚、非常丰美的诗歌。为什么会觉得唐以前,形式是一种限制呢?因为诗人们这时刚刚开始注意形式,还没能把形式运用自如,所以被形式限制了。等到对形式熟悉以后,就一点也不觉得限制,脱口而出自然就合乎格律,所以这有一个进展的阶段。

总而言之,在南北朝的时候,齐梁之间的沈约有“四声八病”的说法,就形成了诗歌的格律。与格律同时形成的,就是中国文学中称为“骈文”的一种形式。所谓骈文,就是写文章的时候要两两相对地对起来。不但诗有了格律,文章也“骈”起来了,过去流行的赋也开始注重对偶,所以有了骈文、骈赋、律诗。律诗最早叫格诗,就是在形成的阶段一半整齐、一半不整齐。作骈赋作得最好的是庾信,他的《小园赋》《哀江南赋》,真是写得美,庾信能够在这种整齐对偶之中把自己所有的破国亡家的悲哀都写进去了。

我们上次讲了徐陵的《山斋》,这首诗就是注重了格律形式的对偶,但内容比较空泛,缺少了自然的、活泼的、感发的生命。

上次我们讲了它的形式,现在我们来讲它的内容。“山斋”就是说他有一个书斋,是建筑在山中的,隐居的,非常安静的,离外边世界很远。“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桃源”引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源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曾经使“往客”惊喜,“往客”是古代的一个人;“峤”是高山,“鹤峤”是说这山上有很多仙鹤;“断来宾”,没有拜访者来到山中,是很安静的意思。

湖南省西北部的桃源县,一位渔民驾船在沅水里捕鱼。新华社资料片

“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山里有风、有云,云在风中飘浮,这个地方“萧条”,很寂寞,没有那些普通的、粗俗的人到山中来。

“山寒微有雪”,山很冷,上面常常有一点雪。“石路本无尘”,石头阶梯、石头的路没有尘土,因为很少人来。

“竹径蒙笼巧”,有一条小径两边都是竹子,“蒙笼”是竹子很茂盛的样子,很浓的树荫,“巧”是很美的样子。“茅斋结构新”,“茅斋”指书房上覆盖着茅草,“结构新”是刚刚建好,茅斋在山中刚刚建好。

他在山中的书斋做什么?前面都是写地点,后面写他在书斋的活动。

“烧香披道记”,“披”,打开,“道记”,道家的书,烧香的时候打开道家的书来看。“悬镜压山神”,挂一个镜子,因为山里面有很多鬼怪、精灵,“压”是镇压。

“砌水何年溜”,“砌水”就是台阶上的水,我们说“阶砌”,就是砌的一层层的台阶,“砌水”就是小的水从书斋的台阶流下去,“何年”是哪一年,意思是从古以来山里一直就有水。“檐桐几度春”,“檐”是屋檐,茅斋的屋檐前面有一棵梧桐树,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天。

“云霞一已绝”,山上云霞的变化,就跟天上云彩的变化和消失一样。“宁辨汉将秦”,哪里能够分辨现在是汉朝还是秦朝呢?外面打仗换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在这山里我都不知道。

所以这首诗没有很多感发的生命,只是叙述山中的环境很安静,远离尘世,他在里面烧香、读书,没有很丰富的内容。诗歌经过这种演进,就来到唐朝,有了整齐的格律诗。

徐陵这首诗,一共有十四句。本来古代的诗不限句数,写多少句没有关系,所以你看《古诗十九首》,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你看《上山采蘼芜》比较短,《孔雀东南飞》却非常长。

还有一首长诗,是三国时的女作家蔡琰所作,她父亲蔡邕是曹操的好朋友。蔡琰写了一首诗叫《悲愤诗》,也是写一个女子的悲剧。蔡琰本来结婚了,丈夫死后,她回到父亲家里住,可是发生了战乱。董卓想要自己做皇帝,变乱的时候用了很多外来的胡兵。蔡琰被胡兵俘虏,带到匈奴去了。匈奴的单于逼迫蔡琰跟他结婚,婚后生了两个儿子。这时曹操当权了,曹操想到她是蔡邕的女儿,而且她的文学很好,可以传她父亲的学问,所以就派人把蔡琰接回来了。蔡琰在匈奴的时候老是怀念祖国、怀念故乡、怀念亲戚,可是现在要把她从匈奴接回来了,单于却不许她把两个儿子带回来。她可以回到祖国,却要跟两个儿子分别。于是,她写了这首《悲愤诗》。

北京人艺《蔡文姬》剧照。新华社资料片

《悲愤诗》和《孔雀东南飞》,都算是古体诗,但《孔雀东南飞》是古体诗的另一类,是民间的故事,是乐府诗。《悲愤诗》则是一个女诗人抒情纪事的诗,是真正的古诗。不管是古诗,还是乐府诗,篇幅可以很长,字句没有严格的限制。当诗歌开始格律化,如果这么长篇都是对句,很不方便,所以有了十四句对偶的诗。后来,大家觉得十四句还是太长,所以唐朝流行的律诗是八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七个字一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五个字上加两个字,就是像我说过的AB或者BA的格式,共八句,叫做律诗。另外还有四句的诗,相当于律诗截取一半,就叫绝句,“绝”就是截断了一半的意思,就是“截句”的意思。

庾信:南北诗风的结合

刚才我说庾信把他的悲哀都写在他的《哀江南赋》《小园赋》里面了,他写的是骈赋,写了他破国亡家的悲哀。徐陵跟庾信都是南朝的梁朝人。梁朝的皇帝都很喜欢文学、很会写诗,像梁武帝、梁简文帝、梁元帝,对于这些文学好的大臣是非常欣赏的,所以庾信、徐陵都是梁朝的“侍从”,“侍”是侍奉皇帝,“从”在这里不念cóng,念zòng,是追随,跟皇帝一起看花、饮酒、作诗、游赏。可是后来发生了变乱,有一个人叫侯景,本是从北方到南方投降梁朝的,可是他又在梁朝叛乱,把都城包围了,梁武帝最后饿死在围城之中。侯景起兵叛乱时,庾信曾被任命在长江边上防守。可是这些文学侍从,关起门来作诗写文章不错,一旦看到强大的敌人就退缩,所以庾信失败了。失败后,他被派到北方,出使北魏。出使北魏还没有回来,梁朝就已经灭亡了,北魏把庾信留了下来。庾信从此以后再也没能回到他的故国,老死在北朝。他内心既有破国亡家、悲哀惨痛的经历,又有一种惭愧,因为他当年曾经带过兵,曾经面对敌人,却失败了,所以他在赋里把所有的悲哀和惭愧都写出来了,是很好的文章。

庾信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经历,而且能够把他生活经历的感情都写出来,他的好处不只是这一点。而且因为他本来是生长在南朝的,后半生却终老在北朝,所以他把南朝的文风跟北朝的文风有一个结合。

南朝的梁武帝、梁简文帝这些人,一天到晚饮酒看花、歌舞享乐,所以当时南朝流行一种诗,叫“宫体诗”,只注重文字的精美。写什么呢?写美丽的女子,美人足、美人手、美人指甲,把女人当作玩物,而不是作为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来写,非常空洞,所以南朝的诗风是柔靡的。

而北朝的诗风呢?是比较雄壮矫健的。有一首北朝的乐府诗很有名,叫《敕勒歌》,因为头两个字是“敕勒”而得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阴山下”,“敕勒”是中国北方的一条水的名字,敕勒川在阴山的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北方大片的草原望不到边,看着四面,周围天地相连,天就像一个大帐篷、大圆盖,将四方的草原笼盖其中。“天苍苍,野茫茫”,一片碧蓝无际的天空、一片茫茫无边的草野。“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吹过,草一低,一群群的牛羊显现出来。这是北方的歌,雄放的、豪壮的。

盛夏草原风光。新华社资料片

庾信是从南方到北方的,所以他把南方的柔靡跟北方的豪壮结合起来,是结合南北诗风的一个作者。

南北朝以后,隋朝统一了天下。隋朝传世很短,就到了唐代。唐代中国是统一的,唐代的诗歌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唐朝是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就是说它集合了南方诗歌的好处,也集合了北方诗歌的特色。因为它统一了,所以唐朝是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

我只说它可以。我们说时势可以造英雄,英雄也可以造时势。所有生在唐朝的人都完成集大成的成就了吗?没有,所以唐朝虽然是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可是作者各有偏长,并不是每个人都集大成。有的人适合写五言诗,却不会写七言诗;有的人适合写古体诗,不适合写近体诗。有的人总是我主张这个,就要把你那个打倒,你主张那个,就要把我这个打倒,也就是庄子说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只有那种具有开阔博大的胸怀和才力,能够看到、接受各种好处的人才真的能够集大成。而在唐朝,真正能够集大成的作者是杜甫,李白都不成。在唐朝以前,一个小型的集大成的人就是庾信。

庾信主要的好处在他的赋,但我们只看他一首短诗:“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古人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离开祖国来到北方,出了阳关万里之外,老是“不见一人归”,沦陷在北方的人少能再回到南方去。“惟有河边雁”,我们人都不如天上的一只鸟,我看到河边的天上的鸿雁“秋来南向飞”,秋天的时候就向南方飞去,而人却不能回去。

无人机拍摄的阳关烽燧遗址和盛开的桃花。新华社资料片

我们讲了这首诗的背景,再来看平仄。“阳关万里道”,平平仄仄仄。上次课我说A式是平平平仄仄,但第三个字偶尔可以通用。“不见一人归”应该是仄仄仄平平。“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个字、第三个字是可以通用的。这已经是从格诗进步到合乎律的绝句,但是有的地方它不大注意,比如说不应该三个仄声连在一起,可是“万里道”是三个仄声连用,这正是从格诗到律体之间的一个转折的作品,绝句就要形成了。

杜审言:五律的精美与恰切

我们现在就讲到唐朝了。唐朝早期的作者,继承了南北朝的律化的演进,所以初唐五言就有了很完整的五言律诗。什么叫做很完整的五言律诗呢?我刚才说杜甫是集大成的,但是杜甫到盛唐之后才出现。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写诗写得很好,所以杜甫很得意,他给儿子写过一首诗,有这样一句“诗是吾家事”,说作诗就是我们家的家传,因为他的祖父就是写诗写得好的。

我们先来读杜甫祖父的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独有宦游人”,“独”是入声字,所以我念成去声。“归思欲沾巾”,“思”不念sī,念sì,本来是平声,我也把它念成去声,什么缘故?因为你要知道,英文中think(想),有过去式thought,现在分词thinking,很多变化,同样的道理,中文的词,词性有了变化,读音就有了变化。如果是动词,思想、相思,是平声;如果做名词,是这种情谊、感情、思想,念去声。《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晋陵”是一个郡的名字,在现在的江苏省常州市;“陆”是姓氏;“丞”是郡里的佐官。这个陆丞是谁,叫什么名字,不可考。只知道在江苏常州晋陵,有一个姓陆的在郡里做佐官的人写了一首诗,题目是《早春游望》。“游”是出游。“望”,观看春天的景物。晋陵的陆丞写了一首《早春游望》,杜审言说“和”,这个字在这里念hè。什么叫做“和”呢?诗歌经过发展,不但注重格律,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朋友间的应酬艺术。我前边也讲了,“嘉会寄诗以亲”,有了好朋友,把感情寄托在诗里,表现朋友间亲近的感情。你作一首诗给我,我作一首诗回答你,这就叫“和”。“和”字本来属于歌唱,应和、和声,是一种酬应。和诗有几种情况:第一,你作一首我也作一首,用相同的诗题;第二,用同韵的韵字,你押什么韵,我也押什么韵,相同的诗题、同韵的韵字;第三,用相同的诗体形式,你作五言律诗,我也作五言律诗。而在这三种情况之中,在用同韵的韵字这一项里面,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个是只要同韵的字就可以了,比如你用的是“东韵”的字“东”,我用“同”“红”都可以;第二种是用相同的韵字。前一种是韵目相同,后一种是韵字相同。什么是韵目相同?跟“东”字同韵的字很多,比如“同”“红”“融”“风”,都是“东韵”的字。用相同的韵字更严格:你第一个押韵的字是“东”,我也用“东”;你第二个用的是“同”,我也用“同”。

那么杜审言这首和诗是哪种情况呢?因为我们找不到那个陆丞的原诗,所以不知道他用的是韵目相同的字,还是韵字相同的字,不可考,但原则上应该是有这几个条件的。

晋朝的诗人陶渊明,也作过很多和诗,他和诗比较自由,只是你写给我一首,我回答你一首。对于韵目跟韵字,陶渊明是不管的。那时没有发展成完美的形式,也没有对艺术性的外表这样重视。那时候流行的只有五言古诗,没有唐朝时候完成的近体诗。唐朝时,因为近体诗的形式已经完成了,就特别重视艺术性,还要透过艺术的形式,在内容上也注重一种配合的艺术。

什么叫做配合的艺术呢?就是你写了《早春游望》,我也要写《早春游望》,内容不但要配合,而且是“切合”,“切”就是恰当,要非常恰当地配合题目的意思。而且既然是“和”,就要把回答的意思写出来。答的是什么人?是晋陵陆丞。不只是平仄的四声、押韵的格律,而且要切合题目的意思。

杜审言在五言律诗的完成方面很有代表性。在这么严格的形式中,他在艺术上写得非常精美、非常恰当。“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什么叫“宦游人”?所谓“宦游”,是因为做官的缘故远行在外,离开了家乡,朝廷派你到哪里,你就应该到哪里去。古代远行在外是很不方便、很艰难的,而且有仕宦的责任,不能随便探亲回家。我在前几节课讲过,唐朝的诗歌里反映了中国读书人的一个重要思想、一个情结,就是仕与不仕、仕与隐。仕宦有仕宦的欢喜和悲哀,隐居有隐居的欢喜和悲哀。有人现在仕宦,可是心里想的是隐居;有人现在隐居,可是心里想的是仕宦,这中间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们一讲初唐的诗,马上揭出这个主题。

“独有”跟“偏惊”是呼应的,“独有”是单单只有,只有“宦游人”才偏偏特别地“偏惊物候新”,“物”就是外物,“候”就是节候,季节的气候。我们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气”分为阴阳二气。季节的气候转变了,我们就看到草木都萌生了,花都含苞绽蕊开放了。对“春花春鸟”感慨最深的是谁?是孤独地远行在外的游子,是怀念家乡的人。因为万物节候的更新,草又绿了,花又开了,季节的转变、更新感动了他。早春“物候新”,为什么新春特别感人?我们常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是中国过年的时候,这么好的季节,我却不能回到故乡跟家人团聚。所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这个真是艺术,把形式跟内容、跟作诗的对象结合得这么好,而且写得很美。我们说作诗不单是句法,还要有章法,有起承转合。他要写“早春”还要“游”还要“望”,连谢灵运都要“褰开暂窥临”,拉开窗帘看一看,才能写出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你早春关在屋子里看书,是看不见这些的。所以要“游望”,他一定要写得切合,就去游望。

怎么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写得非常美。你还要注意,在讲谢灵运的时候,我特别讲到西方的语言学家说语言表达情意,主要作用一个是语序轴上的作用,一个是联想轴上的作用。语序轴就是叙述的口吻,句法章法的次序、结构。讲谢灵运的诗主要是讲语序轴上的作用,讲温庭筠的词主要是讲联想轴上的作用。从语言学来说,中国的语言文字在语序轴上比西洋的诗歌更富于变化,更有丰富的意思。因为西洋的文法很严格,现在式、过去式、将来式要说得很清楚,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主语在前,都很严格,可是中国的文法是非常宽松的,你可以颠来倒去地说。而这就是中国语文的特色,特别适合于对句。我们要知道自己的语文特色,怎样把它写得更具艺术性、更美、更丰富。

什么叫“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是早晨的晨光,“云霞出海曙”是江南的景色,江南这边靠海。我今年暑假还去看了海,我在波士顿有个朋友,他在海边有一栋房子,好高好高的楼,他把我们接到那里去。第二天早晨天没亮,我们去看日出,站在楼上看东方,本来灰沉沉的一片,然后从海面上透出来一点红光,越来越亮,一个大的火球跳出来了,漫天的云彩在朝日的映照下,颜色非常丰富。所以“云霞出海曙”,写晨光之美。

海边日出。新华社资料片

“梅柳渡江春”,春天来了,怎样来的?中国的气候,总是南方比较暖,北方比较冷,所以你看春天的脚步,从江南渡过江北来。这个春天的脚步从哪里看?从梅花跟柳树看出来。江南岸的梅花先含苞,江南的柳树先有了朦胧的绿色。江南的梅花开了,柳条绿了,然后江北的梅花才接着含苞、开放,江北的柳树也就绿了。而且同一棵树上你要再注意看,向太阳的树枝先开,背太阳的树枝晚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大自然的现象如此,所以诗人就把这种精微细致的感受写出来了。“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早春,一天一天来了,而且有游望,看得这样的广远。所以你看真是艺术性,写得这么细致。杜审言这几句诗的好处,是他一方面写得非常精美,一方面写得非常开阔博大,所以有气象。气就是一种精神,在精神上有一种开阔博大的规模、形式,所以叫做气象。

初唐的诗歌,有唐朝大一统之后南北的集大成,而且中国对于自己的语言文字有反省,对于语言文字的特色、特美的认识越来越清楚,所以就集合了文化的、诗歌的演进和地理形式的南北统一,初唐的诗坛就形成了这么好的形势,经过六朝“四声八病”的讲求,有这么精美的艺术形式,而唐朝的大一统,有了开阔博大的胸襟气象。但中国历史上,也有写得很精准,但还不够开阔博大的时候。南宋有个词人叫史达祖,词写得很精美,但是太窄小了。他写什么句子呢?“小叶两三,低傍横枝偷绿”,春天刚刚来,叶子开始绿了,有小小的两三个叶芽长出来,低低地一根横枝,没注意的时候,它变绿了。也是物候新,也是早春,他写得非常精美,很真切,可就是那么狭窄。你看杜审言写春天,“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真是有气象。中国常常讲,从你的诗就能看出你这个人的胸襟怀抱,你的品行,甚至你的命运、未来。所以很多人说小孩作一句诗,下笔开阔博大,那他将来前途远大,有的人一下笔就没有生气。小孩子的将来,很难说,但这一定是关乎作者的,与作者个人的胸襟、怀抱、修养有关系。一个国家走上坡发展兴盛的时代,气象是果然不同的。南宋已经将近灭亡了,所以诗人写“小叶两三”,只剩下“低傍横枝偷绿”,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什么叫“淑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是柔美的、美善的、好的,“淑气”是春天温暖的气候。“催黄鸟”,黄鸟就是黄莺。春天的黄莺开始叫了,一只鸟在叫?不是,很多鸟都开始叫了。只叫了一声?不是,叫了很多声,不断地叫。因为天气暖了,谢灵运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听一片黄莺鸟叫,气候的转变,所以“淑气催黄鸟”。这首诗是早春游望,所以写江水边上的景色。水上有什么呢?有“绿蘋”,水中的水草,绿色的蘋的叶子在水光的反射之下,随着水波的流动而摇荡,日光在上面闪动,写得很美。

一只鸟从樱花枝头飞过。新华社资料片

前面的“宦游人”点出和诗的对象晋陵陆丞,“偏惊物候新”点出早春的季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这四句都是游望。你是和人家的诗,所以“和”的意思也要写出来。“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忽然间听见你吟唱了一个古调,这么高古的诗歌。中国以古为美,我们赞美一个人说高古,赞美写的作品说大有古意。儒家的思想也许有一个缺点,就是总说古代的诗好,所以不向前看,老向后看。当然我们不要忽视古的传统,也要瞻望未来,从这个传统怎么向前走。“歌古调”是我吟诵了晋陵陆丞的原作,使我感动,所以我回答你。“归思欲沾巾”,这个“思”字念sì。我们可以想象,一定是晋陵陆丞的诗里写了怀念家乡的感情,引起我也想到我的家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去呢?我忍不住要流下泪来,沾湿了我的手巾。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是点明和诗的题目。真正这首诗的好处是中间的四句,而且你发现中国的文法可以颠倒。“淑气催黄鸟”,“淑气”是主语,“催”是动词,黄鸟是宾语。和暖的气候,催促黄鸟都开始叫了。可是“晴光转绿蘋”,不是晴光转动了绿蘋,是晴光在绿蘋之上转动,它的文法详细分辨起来,性质本来不是完全一样。因为中国的文法,动词可以颠来倒去地用,所以它现在已经对起来了,这就是中国的诗,这是五言律诗。

下面我们看这几句的平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以我们所学过的两个基本的形式来看,这个是B式,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因为它第一句押韵,这里都是平声韵,凡是律诗绝句押的韵都是平声,要跟“新”“春”“蘋”“巾”押韵,最后一个字的仄声变成了平声,第三个字平声变成了仄声。第三个字是本来可以通用,因为第五个字改变了,保持平衡,就变成“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云”是第二声,平声;“霞”是第二声,平声;“出”如果念成chū就成平声了,可是“出”是一个入声,所以念chù;“海”第三声,所以是仄声,“曙”也是仄声。“云霞出海曙”是平平仄仄仄,本来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但是第三个字不十分重要,所以有时候可以通用。“梅”是第二声所以是平声,“柳”是第三声所以是仄声,“渡”是第四声所以是仄声,“江”是第一声是平声,“春”是第一声所以是平声。所以是平仄仄平平,本来应该是仄仄仄平平,可是第一个字是可以通用的。“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淑”是入声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完全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忽”是入声字,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第一个字可以通用,完全合乎律诗的声调平仄。

再来看对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是第三句跟第四句。“云霞”是两个名词,“梅柳”是两个名词;“出”是一个动词,“渡”是一个动词;“海”是一个大自然地理的名词,“江”也是。“曙”在这里也是一个名词,曙光,“春”也是一个名词,就是早晨的曙光,春天的春色。“云霞出海”是一个形容词性的子句,形容“曙”。“梅柳渡江”是另一个形容词性子句,形容春天。那早晨的曙光是怎么样的美丽?是云霞出海的美丽。春色是怎么样的美丽?是梅柳渡江的美丽,所以是“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淑”是形容词,“气”是名词,“晴”是形容词,“光”是名词;“催”是动词,“转”是动词;“黄”是颜色,“绿”是颜色;“鸟”是动物,“蘋”是植物,都是名词。这就是律诗,它就是这样形成的。

初唐五言律诗形成,五言律诗就是所谓近体,不是古体了。文学的演进是很奇妙的,当初唐诗坛上流行这些五言近体律诗的时候,有一个人出来了,就是陈子昂。他提倡复古,他的《感遇》《登幽州台歌》不是律诗,是古体。诗歌都是正反合、正反合这样向前演进,由古体演进到律诗,然后有了陈子昂的复古。(未完待续)

本文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项目编号:18@ZH026)的成果之一。

草地周刊|叶嘉莹讲诗歌(六):诗之格律化的形成与发展

草地周刊|叶嘉莹讲诗歌(五):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草地周刊 | 叶嘉莹讲诗歌(四):怎样读懂“乐府诗”

草地周刊|叶嘉莹讲诗歌(三):中国诗歌是如何演变的

草地周刊 | 叶嘉莹讲诗歌(二):什么是“赋比兴”?

草地周刊|叶嘉莹讲诗歌(一):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刘梦妮、吉玲、雷琨 | 校对:饶小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