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地震预警专家王暾:过去12年,没有误报漏报过破坏性地震 天天要闻

时间:2023-05-12 12:44:04 来源: 九派新闻


近一个小时的采访,王暾(tūn)始终保持亢奋状态,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高兴。一天下来,他忙着新书发布、科普减震减灾知识,直到晚上8点半,依然精力充沛。他的语速很快,回答问题习惯罗列“一二三”,对地震预警的相关信息如数家珍,少有卡壳的时候。

15年前,汶川发生地震,正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理论物理博士后工作的王暾决定回国,在成都开启自己的地震预警科研生涯。带着团队,他推动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和墨西哥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资料图片)

今年5月11日,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出版了中国首部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专著《大规模地震预警系统理论、技术与实践》,书中全面介绍了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背景、政策、服务、应用现状和展望。

这意味着,无论是对于作为学者的自己,还是对于社会,他都“总算是有了个交代”。

王暾。 图/“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微信公众号 

对话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

【1】谋划了10年的专著

九派新闻:您在什么时候产生了写这本书的想法?

王暾:这事其实已经谋划很久了,接近10年。3年多前,出版社的李芳芳老师也主动找到了我。但真正决定要动笔是在今年大年初一,因为今年是汶川地震15周年,当时我觉得再不写就对不起自己了。

决定着手以后,大年初二我就从老家达州回到了成都,大年初三开始正式动笔,书里的很多内容就是在过年那段时间写的。

九派新闻:从产生想法到真正动笔,中间相隔很多年,为什么会这么久?

王暾:虽然我有这个想法,但是要把它变成现实,需要足够的社会效果和应用效果。地震预警的理论很简单,就是电波比地震波快、纵波比横波快,但要把事做好,却涉及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基础能力,比如地震预警网的建设、地震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传递,都很难。

如果八九年前就写这本书,最多只能算是技术和初步实践,不能称为“比较充分的实践”。

九派新闻:这本书的编写过程是怎样的?

王暾:这本书一共有8位作者,既有技术研究方面的专家,也有政策和法规领域的专家,跨度很大,大家紧锣密鼓地准备,相互配合、分工协作。

我们有以前积累起来的基础,比如2014年发布的《中国地震预警事业发展与展望》蓝皮书,还有之前的一些科技成果鉴定,以及我们跟林鸿潮老师(本书作者之一)、刘顺章老师(本书作者之一)合作以后,他们写的一些文章。

九派新闻:这本专著出版的意义是什么?

王暾:首先,这是中国在地震预警领域创新实践的重要篇章的成果总结。

第二,这是寻路中国地震预警的总结。2008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问题都需要回答:中国能发展出地震预警技术吗?中国的技术能比日本的好吗?这是千年都不会有的大地震,再做地震预警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问题,并且都不一定有肯定性答案,这本书就回应了当时的很多问题。

那时我们在这个行业是没有自信的,通过写这本专著,能更进一步地建立起中国在地震预警乃至多灾种预警领域的创新自信,也推动地震预报科技创新的自信。我们不需要国外把这种技术先做好,在地震预警领域,仰望欧美日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三,在联合国推进全球多灾种预警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的背景下,这本专著也试图从侧面去回应,中国在这个领域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当时的响应时间是5秒钟,也比日本快

九派新闻:2011年9月20日,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众体验地震预警活动,算是把地震预警系统正式投入应用,您当时有担心吗?

王暾:会的,当时我担心的有几点,第一,要是有误报,会造成比较负面的社会效果,可能会阻碍地震预警事业的发展。

第二,就算是正确的警报,要是有人收到预警后,跳楼了怎么办?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地震预警的声音并不是直接说“地震了,快跑”或者“地震了,避险”,而是用倒计时的形式,就是为了能有效运用地震预警。当然我们也正在推进,希望以后预警的声音更简洁,这样能够在已经有广泛科普的背景下,更好地提示民众。

九派新闻:从什么时候开始,您觉得这件事在技术上成功了?

王暾:2013年4月20号,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那是中国首次成功预警7.0级地震。在那次之前,每次来了地震预警,我都担心是不是误报。

地震那天,我收到预警震级是6.4级,倒计时28秒,我就在想,“天!误报了”,而且误报的还是这么大的地震,麻烦大了,当时很担心。

直到手机的地震APP倒计时到0,我所在的4楼开始晃起来,我才知道,预警系统没有误报。当时的响应时间是5秒钟,也比日本快。并且那时我们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没有误报过,我就知道我们的系统已经是全球最领先的、最可靠的地震预警技术。

2014年4月,王暾(右)在成都高新世纪城南路学校里安装地震预警设备。 图/《环球人物》

九派新闻:2018年的时候您说过,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在过去的7年没有误报,预警网内的破坏性地震也没有漏报,5年过去,现在数据有刷新吗?

王暾:差不多一个月以前,应该是4月19号,福建误报了一个4.2级的非破坏性地震。直接原因是,强降雨导致当地监测仪的供电或者通信中断,使地震监测网有了一个空洞,周边又打雷,产生震动,导致当地误报。这也为我们技术上的改进提供了重要帮助。

但是在过去12年,对于破坏性地震,没有出现误报和漏报。而且不管是破坏性还是非破坏性地震,12年来只误报一次,已经是全球最高水平的地震预警技术。

九派新闻:如果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地震预警技术和应用推广已经达到了现在的程度,可能会是什么情况?

王暾:我觉得能够减少2万到3万人的死亡,避免2万到3万个家庭的生死离别。

九派新闻:您曾经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到地震预报。

王暾:这是很多地质科学家的目标,我们只是其中想推进这个问题解决的力量之一。

目前我们虽然建立了川滇地下云图网的一期工程,但是在之前的泸定6.8级地震等几次地震中,在地震前没有发现任何的可见的异常,没有看见可以用于预报的因子,所以这仍然是科学难题,我们还在路上。

【3】努力推进“最后一公里”

九派新闻:2018年,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覆盖了6.6亿人,占了我国地震区人口的90%,现在数据有更新吗?

王暾:现在覆盖的人口比当时稍多了一点,可能到7亿,没有明显变化。

但是用户大大增加。2013年4月20号芦山7级地震,只有不到1万个人收到了预警,2019年增加到三千到五千万人,再过一年多,又增加到3到5个亿,现在已经有8亿的手机、电视用户内置(地震预警系统)了,这得益于手机、电视厂家的支持。

九派新闻: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有很多人都收到了地震预警,这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广泛的讨论。

王暾:这个要跟2018年联系起来,当时汶川地震10周年,5月份的时候,成都高新区就把所有的学校以及80%的社区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其实成都市的每个区县都有,但高新区比较集中。结果过了一年,6月17号地震的时候,所有的喇叭都响了。

那时候有数百万民众提前60秒收到预警,被媒体广泛报道以后,带动了整个社会(对我们)的了解。当时的地震预警新闻,被观看和阅读了25亿人次,那是超级网红了。

这个传播情况确实让我比较意外,虽然预警技术没有变化,但是社会影响变了,这个地震预警案例就成了中国地震预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是把地震预警传递给老百姓的重要一步。

科技工作被肯定,当然是开心的。但是当时最重要的还是趁这个时候建立更多用户。

九派新闻:“最后一公里”现在仍然是地震预警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吗?

王暾:现在是这样的,手机、电视这方面已经覆盖了,但是学校、社区的覆盖不够。毕竟有时候手机信号不那么稳定,到达率不够高,但如果学校、社区的大喇叭都装了,更能保障老百姓收到。

还有就是工厂,特别是危化企业、工程,它们应用地震预警的规模和比例还很小,这方面仍然需要继续推进。

第三,还需要推进多灾种预警的建设。

九派新闻:“最后一公里”的难体现在哪些地方?

王暾:它涉及公共安全、管理、法规、政府授权。

专著里的一些章节实际上就说明了做这件事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创新,比如基层政府的支持、媒体的支持、手机和电视厂家的支持,因为这些支撑,我们才能有今天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的结果。

我们畅想5年过后,汶川地震20周年的时候,中国所有地震区的学校、社区、工厂、工程全部都用了地震预警系统,中国的多灾种预警已经覆盖得很全面,中国也在全球的多灾种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性作用,四川可能也成了全球灾害预警产业基地和创新策源地。

九派新闻:您曾提到,希望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不仅仅服务全国人民,也服务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目前在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王暾:现在尼泊尔和印度地区已经有了地震预警,都是我们的技术在提供服务,还有别的国家已经开始跟我们联系,今年预计有一些国家的人会来我们这里进行参观和交流。

联合国去年提出,全球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地震预警的服务。既然联合国有这样的工作方向、目标,那中国可以干什么?能不能成为全球灾害预警的创新策源地、服务基地、产业基地?

现在我们跟15年前不一样了,15年前我们还在仰望,日本的地震多,所以他们在防灾减灾、地震预警方面很厉害。但现在我周边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地震预警水平已经很高了。

九派新闻记者 彭茸雯

编辑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