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报:玉米田中铺地毯:别用情绪绑着专家陷进泥|九派时评

时间:2022-09-01 21:40:50 来源: 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一想到农业专家,也许不少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袁隆平的样子,这位老人多年扎根农田、埋首研究,深深感动了国人,也因此,有些人习惯性会认为,农业专家下田,就必须遵循这样的方式,否则就有违“观感”,引发争议。

近日,“贵阳一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专家铺地毯下地”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贵阳举办玉米田间交流活动,为迎接前来做技术交流的专家,主办方在田间小道上铺满了褐灰色的地毯。农业专家在参观玉米种植情况时,脚踩地毯一直走到地中心。有网友表示,身为农业专家,既然做不到脚踩泥土,又何必研究农业呢?既然走进农田搞活动,何不更接地气一点?难道专家的脚不能沾土吗?


(相关资料图)

网传视频截图

面对这样的质疑,当地目前尚未予以回应。但也有网友根据活动议程安排的时间段,查询贵阳市气象局官网可知,活动期间当地天气阴天或者下雨。特别是活动举办期间的一天,当地雨量为中到大雨。

由此可见,如果是因为阴雨天气导致农田泥泞甚至积水,专家们深一脚浅一脚穿梭在玉米秆之间,不仅会因泥泞弄湿弄脏裤脚,而且也容易打滑,或许,田间地头铺地毯只是单纯为了保障交流活动顺利进行而已。

这其实也反映出,某些网友似乎对他人存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比如农业专家就必须时刻与土地保持“亲近”,样子越是尘土满面,越符合他们的想象。对于一场正常的交流活动,地方出于关心专家而采取的服务举措,也因背离了他们的“传统印象”而要受到质疑。

说到底,这背后是对专家的道德苛求,也是将一种职业置于人为设定的限制范围内,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否则就会被横加指责。他们貌似关注农业专家这一群体,但却要设置种种苛刻的标准,要求专家必须做到严格的行为自律,必须时刻尘土满面不修边幅,否则会扣以背叛职业的帽子。对于特定环境下专家获得了某种服务,不去探讨背后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对事件轻易定性,这不仅违背了道德的基本准则,即道德主要应用于自律,而非对他人的过度他律,而且也是对于社会纷繁现象的认知偷懒,哪怕能够如上述那位网友一样多看看新闻发生的背景,也会对“专家脚踩地毯下玉米地”事件有更多维度的了解,而不是贸然做出如此结论。

按照“专家走地毯就是损毁农田”的逻辑,农业专家如果将时间更多用于实验室,日常生活身着西装,恐怕也会被指为“不接地气、不下农田”。然而,正是从19世纪起,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生理学、遗传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的研究成果,及其实验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农业,促进了农学研究从经验水平到现代农业科学的质变。近年来,由核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遥感、遥测等提供的新的研究手段,也已经和正在使农业科学研究更加精密化。这意味着,农业专家在实验室研究前沿科学,发表最新论文,同样是在为农业科学的发展探索新的途径和领域。

其实,不仅是农业专家,传统的农民种植方式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无人化作业、智能装备等新技术的兴起,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无需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坐在办公室指挥各类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完成日常作业,这是我国农业向技术创新要效益的发展趋势。

显然,整日脚踩土地不等于就是农业研究和发展的唯一方式,也不是所有农业专家必须遵循的不二标准。某些网友的反映,恰恰说明他们对于农业不够了解,只是以片面认知来对他人道德绑架。也因此,曾经有人说过,处处要求别人道德的人,是最不道德的人,因为道德不过是他强迫别人要背负的义务,而自己则无需承受。实际上,如果习惯了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他人,要求他人做出一些超出能力和合理范围的事情,这一做法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同,也不应成为网络舆论的“高分贝”。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