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8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章晟)13年累计献血89次,献血总量达到32100毫升,他是一名无偿献血者,如今又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9月8日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32岁的陈斌(化名)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为一名患血液病的13岁少年点燃生命希望。
陈斌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通讯员章晟 摄
陈斌在汽车生产公司工作。2009年以来,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献血总量在江夏区“90后”献血者中排名前三。2013年,在一次献血志愿服务中,陈斌正式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我想到也许某一天,某一个生命,会因为我做出的这个选择得以延续,我觉得充满了使命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2月,缘分悄然而至。陈斌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告知他与一名来自西南地区的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再次采集血样与患者进行配对。陈斌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了。通过再次进行高分辨采样配对,陈斌与患者骨髓完全匹配。
9月4日,陈斌提前住进医院,每天注射两针动员剂。动员剂又称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主要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9月8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陈斌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当天,陈斌收到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对方在信中说,从孩子查出白血病的那一刻开始,一家人被推向痛苦的深渊。“是您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您的大爱挽救了一个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年轻人,重拾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收到患者家属的来信,很意外,也很感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救人一命,也是我的幸运!”陈斌说,他一直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弟弟,希望他早日康复。
陈斌的电子献血证。通讯员章晟 摄
陈斌说,现在还有不少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了解,以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抽骨髓”,因此产生恐惧感。其实现在医学进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简单,只是时间稍微长一点,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了。
据了解,在陈斌的带动下,已有多名亲友参加无偿献血,也有朋友加入中华骨髓库,和他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8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7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
头条 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