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讯:武大获高校组冠军,第二届“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落幕

时间:2022-09-26 17:52:52 来源: 九派新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6日讯(记者费权 通讯员武仲宣)9月23日至25日,由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以下简称“武仲杯”)在武汉举办。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武汉大学代表队和长沙律协一队分别获得高校组和律师组冠军。比赛为选手提供了涉外仲裁学习交流平台,让选手加深了对涉外仲裁的认识和理解,选手们受益匪浅。

“武仲杯”决赛现场。 通讯员武仲宣 摄


(资料图)

提升青年法律人参与涉外仲裁热情

25日上午举行的高校组决赛在武汉大学和湘潭大学之间进行。两支参赛队伍扮演仲裁程序中的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代理律师的角色,依照模拟案情进行口头辩论,并接受专家评委提问。比赛现场的气氛紧张而热烈,在队员们一番唇枪舌剑之后,经评审团评议,最终武汉大学代表队获得高校组冠军。

“比赛中出现了许多准备时没发现的问题,团队不得不寻找更多的案例和学理来支撑观点。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争议解决领域的魅力之一。在组委会设计的赛题中,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国际仲裁庭审的‘真面貌’,开阔了思维。”湘潭大学代表队学生朱子熹介绍,“整个过程,不管是对方的论述还是评委的提问,对我们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武汉大学学生叶修远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国际商事仲裁。“这次比赛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感受到了涉外仲裁的魅力,会考虑将其作为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学术研究方向。”

当天下午举行的律师组决赛,选手中不少已有涉外仲裁的实践,此次比赛成了他们展现自己的风采和相互交流学习的好机会。

高校组决赛队员们进行辩论。 通讯员武仲宣 摄

“武仲杯”影响力不断扩大

“武仲杯”是华中地区首个此类比赛,经过第一届的摸索,本届影响力明显提升,吸引了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多地的知名高校及律协的14支队伍参赛。法律专业学生及律师分两组竞赛,高校组队员为全日制高校在读学生,律师组队员为执业律师及具有法律从业经验人士。全英文参赛,是为了以赛代学,以赛带练,锻炼青年法律人处理国际争议的能力。

“在这里,参赛者在思想碰撞中增长了见识,在观点交锋中扩展了视野,在唇枪舌剑中增进了友谊;还有专业涉外仲裁员在庭审中角度巧妙地提问引导,庭审后悉心指导点评,为青年学子、律师树立了涉外法律人才的榜样……”马建国是“武仲杯”首届“十佳仲裁员”之一,此届比赛他再次担当评委。

他介绍,“武仲杯”赛事在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法律素养和仲裁实战能力的同时,对仲裁制度的推广也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更多的年轻法律人有一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去认识和实践仲裁制度”。

创新培养涉外仲裁人才模式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本届“武仲杯”首席评委赵芳律师介绍,“同时面临着涉外法治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

资深仲裁员评委现场点评。 通讯员武仲宣 摄

赵芳表示,“武仲杯”赛事平台的打造,为推动中国青年仲裁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为填补专业法律人才空缺作出了有益贡献,同时也为参赛选手开启了通往商事争议解决的职业道路,“是武汉仲裁委员会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的体现”。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打造中国仲裁国际品牌,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仲裁目的地。武汉仲裁委员会也一直以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为己任,取得的成绩受到社会和业界的广泛认可,今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武汉国际仲裁中心”。

武汉仲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化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为此,武汉仲裁委员会除了举办“武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以外,还积极与高校展开合作。今年9月9日,武汉仲裁委员会就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积极探索和创新涉外仲裁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力争培养一批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仲裁法律制度的高层次应用型涉外仲裁人才。

【编辑:赵可】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