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实时:90后男生用速写笔手绘武汉味道,有粉丝等了他4年

时间:2022-10-18 17:49:58 来源: 九派新闻


11支笔、两个速写本,29岁的朱南坐在借来的小板凳上,在人来人往的长春街街头足足坐了3个小时。老房子、农贸市场、来来往往的市民,这些场景在他的笔端变成一根根简洁的线条,以速写的方式被记录下来。

这是“速写武汉”绘画团队10月15日开展的一次街头速写活动。有人惊讶,“没想到这里画出来居然这么美”。

城市速写者是一个由志愿者组织的非营利机构,旨在为现场作画的艺术家和爱好者提供国际范围的交流和沟通平台,参与者以速写的方式绘画自己所在城市、旅途、公园和街角等。


【资料图】

从2021年3月“速写武汉”成立起,发起人朱南每周六上午都会带领队员们实地写生,充满市井烟火气的老建筑、老里分是他们的心头好。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城市,留下城市记忆。

(一)“很佩服他的敬业。”

朱南将这次速写活动安排在汉口陈怀民街,这是一条老街,沿途有老居民楼、农贸市场和各种小商铺,画友们可以自己选择具体点位,画自己想画的场景。

朱南的点位选在长春街与山海关路交会处。马路对面有两栋居民自建楼。一楼都是门面,有卖肉的、卖水果的、卖牛骨粉的,旁边是农贸市场。

鱼腥味、烧卤味混杂着各种小吃的香味充盈着街头。商贩们卖力叫卖,买菜的市民来来往往,医务人员在路边核酸检测点提醒市民“做核酸”……一幕幕生活场景映入朱南眼中,化作纸上的一幅幅简洁的图案。

朱南(前)和画友在街头写生

文静的朱南戴着一副眼镜,穿着浅色的衬衣和裤子。他速写不用铅笔起稿,直接用中性笔完成。每一笔落下前,他要仔细观察景物10多秒,找到自己最满意的构图方式。

“唰唰唰”,一栋三层楼的房子只用寥寥几笔就跃然纸上,然后他不断换笔,楼上的窗户、楼边的电线杆、叫卖的商户、买菜的市民等景物都不过两三笔,但都形神兼备。他说:“我们追求的不是纪实,而是画出自己的感受。”

“很佩服他的敬业。”画友徐姝琦说。

朱南总是随身带着11支笔,手上一支,口袋里插着两支,其他放在一个旧文具袋里。每支笔的用处都不同,有的笔锋较细适合画一些细节,有的笔锋较粗适合画粗线条场景。

每一次参加速写活动,朱南都习惯画两幅不同的速写,其中一幅会涂上水彩。“同一个场景不同点位和角度,感受都不同,对城市的认识也不同,画出来的画自然也有差异。”朱南说。

(二)“我们等了4年,终于可以带孩子来参加活动了。”

40岁的余清雏和丈夫一早就带着双胞胎儿女亨亨、享享来参加速写。6岁的亨亨、享享也是“速写武汉”团队目前年龄最小的队员。

余清雏一家住在汉口,她4年前就是朱南的粉丝,一直希望能带孩子来参加速写武汉的活动,无奈孩子太小。等孩子满了6岁后,她就第一时间带孩子报了名,这也是孩子第一次在街头练习速写。

看着两个孩子一板一眼学着速写,余清雏很高兴。“我希望孩子能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城市”。在她看来,“速写武汉”的方式很真实,画出来的东西有小时候的味道。

余清雏从小就生活在长春街附近,这里的一切她都很熟悉,最让她难忘的还是农贸市场及卖各种特色小吃的小商铺。“现在基本在超市买菜,手机支付,没想到这里保留有可以用现金的农贸市场,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余清雏感到很惊喜。她说:“现在的孩子们对城市历史缺少直观认识,通过速写,可以帮他们补上这一课。”

朱南和15日参加活动的部分画友合影

27岁的徐姝琦也是第一次参加“速写武汉”的活动。她觉得收获颇丰,不仅锤炼了画技,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武汉的认识。

徐姝琦是襄阳人,来汉定居已有3年,现在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绘画是她从小的爱好。几天前她在网上刷到了朱南的帖子,就报名参加了活动。

平时习惯于独自画风景、小动物、花草,15日是徐姝琦第一次尝试在街头速写街景。她说:“没有想到武汉的老街巷场景这么丰富,很有挑战性。”

(三)“充满生活气息,处处有惊喜。”

每完成一幅作品,朱南就会盖上特制的印章,然后用手机拍一张作品与实景的同框图片,“既是为了宣传发布用,同时也是给城市存档”。

此前,朱南在一处老巷子完成了一次速写,后来再去时发现巷子已经拆掉了,这让朱南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朱南笔下的武汉警察博物馆

朱南是湖北黄梅人,出于对绘画的喜爱,他考上了武汉一所高校,学习插画和平面设计。毕业后,他去过新疆、深圳、上海等地,其间参加了当地的速写城市活动,深深爱上了这种方式。

2021年3月,朱南重返武汉,工作之余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城市速写爱好者,就重新组织发起“速写武汉”活动,参与者也从开始的两人变成现在的百余人。一年多来,他们的足迹遍及武汉三镇,他本人的速写作品也积累到了百余张。

朱南笔下的黄鹤楼

从小生长在农村小镇,如今朱南“听着嘈杂的叫卖声,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他也非常喜欢来这些地方写生,“可画的内容多,充满生活气息,处处有惊喜”。“例如这个点位,就值得画5次”,朱南指着长春街边晾晒的一件大红衣服说,细节折射的是城市的文化和历史。

组织活动时,他选择的写生点位也都是这样的一些地方:武汉关、古德寺、昙华林、黎黄陂路等,以及一些连武汉人都叫不上名的老里分。大家每周相聚在武汉三镇街头,观察武汉,画出武汉的生活气。

“我们行走在城市中,画面来源于行走当中,速写此时此刻的场景,抒发此时此刻的情感。”朱南在一件作品上写下了这样的感受。年底,他将举办一场“速写武汉”作品展,与更多人分享城市记忆,希望吸引更多人参与绘画,重新认识武汉这座城市。

朱南笔下的原湖北省图书馆

(九派新闻综合自长江日报)

【来源:长江日报】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