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消息丨“零添加”真的好?避免“添加剂百分百有害”的误判|九派时评

时间:2022-11-14 17:56:10 来源: 九派新闻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相关资料图)

食品安全历来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领域。近期,有博主持续揭秘部分食品添加剂问题、直指“科技与狠活”的内容引发热议,随后又有博主爆料称在日本买了一瓶海天味业的酱油,发现销往日本的酱油配料表上,全是大豆这样的天然成分,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加入;而海天味业在国内销售的酱油却含有谷氨酸、核苷酸、苯甲酸等食品添加剂,随即引发公众关于海天酱油添加剂设置是否存在“双标”及“超标”的争议。

零添加酱油往往被摆在超市的显眼处。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围绕上述事件,各类食品是否应使用添加剂、添加剂使用的“度”在哪里,再次成为公共议题。不少食品企业开始宣传推广自家“零添加”食品,但也有专家和业界人士指出,添加剂本身是现代食品加工体系的一部分,在调味、保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能一棒子打死。同时,“零添加”这个概念本身也存在争议,由于我国在添加剂没有标准和定义,这意味着“零添加剂”更多属于商家的自说自话。

显然,公众对于添加剂的担忧乃至恐慌,更多是对其缺乏足够认知和了解的体现。当人们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会对未知事物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担心其会对自身健康或其他权益造成损害。

尤其是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安。而中国历来在食品制作领域崇尚天然食材为主,对于添加剂更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立场,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食品添加剂一再成为公众质疑对象。

这其实就是消费者缺乏足够知情权的体现。知情权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添加剂性质的正确认知,了解其对食品加工有益的一面,避免产生“添加剂百分百有害”的误判。另一方面则是对添加剂使用程度的了解,这指向商家对于其添加剂使用量及产生后果的信息告知。

当然,仅仅靠相关知识科普和信息公开,尚无法完全缓解消费者的“添加剂恐慌”。按照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范畴,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有2300余种,按功能类别分为23个类别。对于如此庞杂的添加剂品种,消费者不可能具备将其一一辨识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还仅仅只是合法添加剂品种,商家一旦使用超越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添加剂,就可能给消费者身心造成更大影响。

也因此,依靠消费者自我认知和防护“添加剂超标”之外,更需有关部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推动其使用和发展进一步规范化。比如,我国已经为此建立了一系列食品添加剂管理标准,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相关标准要从纸面落到现实,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于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的过程和结果监督,尤其是对违法过量、超标使用添加剂的企业予以重罚,按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就有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较大社会危害的商家被判刑,体现了法律威严。而未来对于添加剂的监管,更要坚持常态化的严肃执法,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让法律威慑力最大化,商家不敢逾雷池一步。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及其他权利救济,方能构建让消费者放心购物、安心使用的食品供给环境,也能避免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