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实现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沉淀的无标记显微检测

时间:2018-11-23 10:38:45 来源: 新华网


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获悉,一项由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和美国麻省总医院的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首次将受激拉曼成像技术用于探测阿尔兹海默症淀粉样蛋白沉淀,这一方法也有望用于探索帕金森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可导致痴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假说认为是大脑中的Aβ蛋白发生了错折叠,引起反应,最终杀死神经元,形成了淀粉样蛋白沉淀。因此,针对淀粉样蛋白沉淀的观测成为研究疾病机理的关键。

《科学·进展》期刊日前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季敏标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的研究成果。论文揭示了利用新型的显微成像技术对富含错折叠蛋白的淀粉样斑块进行无标记成像的技术进展。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以往要想观测形成于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脑中的蛋白沉淀,通常需要加入一个标记,因为蛋白沉淀跟其他物质之间的区别不甚明朗,所以需要用染料让特定的结构显现出特定的颜色。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显著缺点,外来分子如荧光剂等本身并不稳定,不仅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还很有可能影响观测对象的本身性质,使之发生改变。

季敏标介绍,课题组将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技术用于阿尔兹海默症的蛋白沉淀观测。相比加入荧光剂来观测蛋白沉淀,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技术由于只依赖分子本身的性质,并不会受到光漂白的影响,也没有任何外来物质的干扰,还不需要对样品做出一些很复杂的处理,因此更适合做长时间的活体观察。

为了进一步验证新技术的准确性,研究团队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中对比受激拉曼成像与加入标记后显现的图像,结果表明两者对淀粉样斑块的检测能力几乎相同。此外,课题组还在新鲜组织中对比了受激拉曼成像和用染料标记的荧光成像结果,发现两者对斑块形态的检测完全一致。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