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时,引用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的歌词欢迎各国嘉宾。这首颇具黎族风情的民歌,让海南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不远处的融创博鳌金湾,“丝路新语·2018博鳌国际雕塑展”吸引游客驻足观看。碧海蓝天下,当代雕塑作品与金色海滩“执手相望”,倾听着海南的历史涛声。
从繁华都市到黎村苗寨,从天涯海角到五指山下,文明的力量如春风化雨,在大海之南润物无声。“海南是个文化多样、遗产丰富的地方”,提起海南文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赞不绝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如今的海南,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山水与人文的四季交响,谱写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华丽乐章。
航拍海口城市风光。
传承创新,传统“优势”变现代“强势”
一些不了解海南的人认为海南是“文化沙漠”,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认为:“大家对海南的历史都知之甚少,这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从历史资料里翻阅有关海南的过往,余秋雨恍然领悟到海南被长久遮蔽的文化魅力,“不管多么繁荣多么现代,它对于整个中国版图而言仍然应该是一个人文气息浓重的休闲所在,温暖而祥和,寻常而自然”。
《更路簿》的叹为观止、黄道婆的衣被天下、白玉蟾的南宗风骨,还有红色娘子军革命文化的滋养……“无论是厚重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还是独特的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海南都有。”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王明初说。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如何把传统“优势”变为现代“强势”,让传统与现代相互融通,是海南一直思索的问题。
为欢庆传统节日“三月三”,少数民族同胞在编织黎锦。
这几天,在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身穿黎锦旗袍、头戴传统银饰的引导员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黎锦,素有中国纺织“活化石”之称。进入新世纪后,黎锦技艺一度处于濒危边缘,掌握技艺的人已为数不多,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
抢救刻不容缓!近年来,海南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有关市县设立黎锦技艺传习馆所,培养了一批黎族织女。目前,海南掌握纺染织绣技艺的人数已有11000多人。
此外,海南还加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制定《海南省“十三五”时期琼剧传承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山歌剧《呦呦鹿鸣》等重点剧目创作生产……在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海南的脚步坚定而有力。
仲春的清晨,儋州市东坡书院传来琅琅读书声:“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写到水穷天杪,定非尘土间人”……为了挖掘积淀深厚的东坡文化,儋州开展了“东坡文化体验之旅”“儋州调声节”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海南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海南立足山水与人文优势,用文化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灵魂。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如今,这一理念正在琼岛全面铺展。
文化惠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鲜花雅乐、束脩六礼、拱手作揖……今年春节前,读者不仅在海南图书馆海文书院听到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兴林的讲座,还现场体验了古典书院的教学和礼仪。
海文书院是海南省图书馆打造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基地,也是公共数字公益讲坛开展线下系列活动的主阵地。为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书院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国学、音乐、书法等主题的公益文化讲座。
像这样的精神文化大餐,海南百姓如今有了更多的机会享受。近年来,海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百姓,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每天有一场戏送到乡镇演,每个月有一个省内剧目进剧场,每个季度引入一部国内精品剧目,“三个一”惠民演出计划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仅2017年,海南就送戏下乡457场。
小憩时打开电视机看看电视剧,已经成为海南渔民出海作业时的休闲方式。出海也能看电视听广播,这源于中宣部支持海南建设的“南海渔船通”工程。
“南海渔船通”,即南海渔船通广播电视工程。在渔船上安装船载卫星广播电视移动接收系统后,渔民们可以收听45套广播,收看60套电视节目。
“现在我们随时都能看上电视,《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是大家必看的节目。”潭门渔民潘正慧笑着说。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跳起了广场舞,以饱满的热情抒发着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爱。
游客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翩翩起舞。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2013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公共文化事业投入超过9000万元,完成了全县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62个村级(社区)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的建设。2016年,保亭被授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贫困县。
“海南要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搭建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加快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以满足公众的基本文体需求。”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表示。
文明互鉴,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民心因交流而贴近。自古扼守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海南,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人文交流蓬勃开展,同世界各国人民情谊不断加深。
面目夸张的五彩木偶在演员的灵活操纵下,既可以热情打招呼,又可以张臂拥抱……这是泰国艺术团在海南大学演出时的场景。为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与合作,泰国艺术团从4月7日起,在海南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泰国民间艺术表演之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让沿线岛屿国家更好地合作、互信,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历史和文化会帮助不同文明的国家实现共赢。”泰国文化部部长威拉·诺帕那拉在出席此次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时表示。
2017年9月,迎着涅瓦河畔的微风,“海南文化俄蒙行”代表团走进俄罗斯圣彼得堡。通过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来自圣彼得堡的观众领略到海南的椰风海韵;座谈中,双方还就如何开展双语人才培训合作、媒体交流与合作、体育赛事合作等进行了探讨。
这只是海南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南与美国、加拿大、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将乘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百花齐放的文化图景、椰风海韵的万千气象在琼岛大地蔚然成风。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