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神树坪基地工作人员抱着一只幼年大熊猫。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白色大熊猫。
新华社发
最近,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一张白色大熊猫照片,一只毛发和爪子均为白色的大熊猫,正在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里行走。这是保护区内的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摄录到的。
专家分析,这只熊猫是一只白化个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晟研究员介绍,“白化”现象在脊椎动物各类群中广泛存在,但均较为罕见,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动物体内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从而在外部形态上呈白色、黄白色或浅黄色。通常对动物的活动、繁殖均没有明显影响。
多年来,我国大熊猫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从1974年至今共进行了四次大熊猫调查。第四次调查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均有一成以上的增长。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
据了解,大熊猫保护主要有两大途径:异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异地保护,就是把大熊猫圈养起来进行人工保护。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大熊猫圈养种群已达548只。
保护大熊猫的重中之重,始终是就地保护,即保护熊猫栖息地,从而保护野生种群和生物多样性。随着人工圈养数量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我国启动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让一些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回到野生环境。
去年10月2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根据规划,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涉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分布有野生大熊猫1614只。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