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眉
商务部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从近年来的1月份外资同比增速和规模看,为近5年来高点,扭转了近5年来1月份外资增长低迷的态势。
这意味着外资增长开门红,我国经济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还从一个侧面意味着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无需过多担忧。
2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市场有观点认为,《报告》对“以我为主”的表述不再放在基调位置,而只是在汇率部分提及,或许意味着人民银行对美联储政策外溢影响的关注上升,也就是说,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将掣肘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长期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国际其他国家影响密切。2021年年底,美联储要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按照以往的做法,一般其他国家也将不得不跟随调整货币政策,避免因美元升值带来的资本外流。
但是,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2021年下半年两次全面降准,年底定向和全面下调政策利率各一次。今年年初,美联储释放出加速Taper(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和加息的信号,但在1月17日,人民银行仍然超预期同时下调了MLF(中期借贷便利)和逆回购利率。
一些市场人士因此产生了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等担忧,并进而引发了对《报告》的误读。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前述误读表示不敢完全苟同,并且认为,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大将是大概率事件,我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是总基调,而且,中美货币政策错位的负面影响有限。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其实多次强调,中国作为大型开放经济体,货币政策对内优先。1月18日,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亦公开回应中美货币政策背离带来的资本外流或人民币贬值等冲击的担忧,明确表示,总的看,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下一步,人民银行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
以上表明,对于《报告》中以“以我为主”所处的位置无需做过多解读,更不要误读。
通过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质量吸引外资的趋势没有变。此外,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排在第一,高达46.2%,西部与东部地区分别增长42.2%和8.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国际争夺投资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我国也面临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等压力,对外资流入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尽管如此,我国有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良好基础,加之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释放出更大的市场潜能,总体而言,外商在华投资总体预期良好。
责编:陈玉尧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7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
头条 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