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吴海舒 杨霄 文图)9月29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漯河GDP增速9.1%,建省辖市以来首次居全省第1位,今年上半年GDP增速4.9%,居全省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相关资料图)
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漯河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是2012年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560元,是2012年的2.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4.5亿元,是2012年的2.8倍。
漯河担当河南产业经济发动机,
2021年生产总值是十年前的2.1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漯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中求进、稳中有升,综合实力大幅攀升。
刘尚进介绍,2021年漯河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是2012年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560元,是2012年的2.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4.5亿元,是2012年的2.8倍。特别是工业投资领域,今年前8个月,漯河市保持了25.9%的较高增速;地方级税收同期增长22.6%,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达到77%。
据了解,2021年,漯河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在省辖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综合考核中均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漯河生产总值增长4.9%、居全省第二,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值的1.8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目前,5个百亿级项目已全部签约,双汇第三工业园、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金大地盐化工创新升级等4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此外,50亿级和5亿级项目分别开工11个、55个,一批新的产业项目快速开工、形成新的增长点,一批骨干企业倍增提速、“老树发新芽”。
刘尚进称,近年来,漯河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有效注册商标万人拥有量全省第二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7家。去年,漯河市各类社会经济主体投入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4.5倍、年均增长18.2%,创新活跃度全省第4。9月22日,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正在形成,漯河创新发展将迈上新的高度。
漯河以“食品+”延伸产业链,
正在中国食品制造业构建“漯河标准”
食品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是漯河的核心特色优势产业。
漯河作为首个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创造了漯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营收规模的60%,税收的70%,利润的80%,漯河食品产业先后跨越营收1000亿元、2000亿元台阶,成为河南万亿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该市食品产业规模占全省的1/6,占全国的1/60。不仅如此,漯河9家企业先后上榜全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也成为全省唯一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进入新发展阶段,漯河正着力打造食品产业生态圈。刘尚进介绍,漯河坚持以“食品+”理念延伸产业链,大力实施以“六个打通”为代表的产业链体系建设,培育智能食品装备、绿色包装、食品添加剂、冷链物流、预制食品、特医食品、宠物食品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以创新生态理念提升价值链,打造研发创新、检验检测、质量标准、中国食品云“四大平台”,赋能食品产业发展;坚持以融合发展理念打造供应链,以提高农业生产与食品工业的适配性倒逼农业供给性改革,实现了农业、农民深度融入全市食品产业生态,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以来,漯河食品产业生态圈持续扩容,这包括双汇预制食品产业园、正大30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金大地60万吨食品级医药级注射级小苏打和20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2万吨食品级干冰项目、微康生物1300吨益生菌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不仅如此,漯河指导当地食品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1378项,一批领军企业牵头制定出台多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比如双汇集团、中大恒源分别参与制定修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7项、12项,形成了具有食品产业特色的“漯河标准”。
营商环境+生态漯河,
万人市场主体密度保持全省第一
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漯河市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汇聚了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漯河市位居全省第5名,其中企业满意度调查得分居全省第2名。
截至9月底,该市市场主体总量达40万户,市场主体密度保持全省第1;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5个、总投资1147亿元,其中超百亿元项目3个,超50亿元项目6个,超10亿元项目39个,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71个,招商引资的态势持续向好。
刘尚进介绍,漯河市坚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放管服效”、创新发展综合配套、乡镇管理体制机制、开发区“三化三制”、事业单位重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窗通办率”达到100%,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5,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40万户,是2012年的8倍,万人市场主体密度达到1702户,近几年一直保持全省第一。
同时,漯河市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也不断升维,食品产业链图谱招商经验全省推广,漯河港通航点亮了内陆城市通江达海的梦想,连续举办19届的食博会已成为全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漯河经北部湾港至泰国的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行,这是河南首条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昔日漯河内陆特区在新发展格局中正加速崛起。
沙澧两河穿城而过,赋予了漯河得天独厚的“水”“绿”底色,形成水陆铁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起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
“我们把城市作为关键载体,以城带乡、融合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刘尚进称,按照省委以前瞻30年的眼光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坚持市域一体化融入“郑州都市圈”,拓展产业、科创、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发展空间。做实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已建成120公里生态水系、600多公里休闲健身乐道,市民出门就是4A级沙澧河风景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86%,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去年年度测评地级市全国第2、全省第1,尤其是第三方暗访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9.67%。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9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
头条 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