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讯!全国人大代表郭爱和:中国需要美育节,托起乡村孩子艺术梦丨全国两会财经访谈㊷

时间:2023-03-10 19:43:10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实习生 郎润乾 王宇 文 朱哲 摄影摄像】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资料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表示,他将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等维度提交建议,让艺术与乡村相结合,既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又可赋能乡村建设。同时,建议国家新增法定节日“美育节”,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农村青少年音乐、美术等基础艺术学科普及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大拆大建

应为乡村振兴注入艺术智慧

优秀的乡村建设,并非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只有根植本土,才能唤醒乡村内在的生命力。

正如郭爱和的建议,美丽乡村建设,不该只是粉墙刷画、修健身小广场。乡村振兴,也绝非大拆大建。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和治理中,应导入更多的艺术智慧,让“乡愁”与“乡建”融合共生、互惠互利。

这份建议并非无本之末。

过往7年,在洛阳市洛宁县罗岭乡前河村,这个昔日的深度贫困村蝶变为三彩(国际)陶艺村(又称爱和小镇),进而又成为了国家3A级景区。它是郭爱和的三彩艺团队在艺术创作与乡村建设二者间找到的兼容点和大胆实践。

为何当年要做爱和小镇?

郭爱和介绍,三彩是我国伟大的、杰出的陶瓷烧造技艺之一,它诞生于汉代、兴于隋唐,在千年丝绸之路上它是中国先进制造的代表作之一。前河村它地处中国陶瓷发源的核心地带。郭爱和希望以古朴的村落为载体,将三彩瓷艺与民众生活间的融合做立体且丰富的呈现,引导公众改变对这一制瓷技艺的旧识。

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当清净且淳朴的前河村被注入了艺术禀赋,有了爱和小镇这个文艺范儿的新称呼,它在国内陶瓷艺术界正被塑造为一座崭新的灯塔。村落里的农民通过土地或宅基地流转,参与小镇工作、售卖特色农产品,早已实现脱贫致富。从深层次看,爱和小镇更像一块艺术产业磁石,吸引着各路创作团队、设计机构到此聚拢艺术智慧,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创作的生态圈。同时,催化当地的文旅产业从零起跳,带动民宿酒店及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商纷纷到此扎根布局。今年春节,外地游客对当地的访问量日均达到了数千人。

“前河村的美不是重塑,而是放大它的本源。”郭爱和称,这里没有大拆大建,山林、溪水、旧窑洞、老房屋乃至残垣断壁一切如旧。三彩艺在此做的最大的投资,是收购了万口大陶缸打造艺术底色,装扮了小山村的每个角落,改造残垣断壁的破窑洞、缺乏美感的老房子,用三彩艺术激活了乡村经济。

建议国家增设美育节

全社会应重视农村青少年普及艺术基础教育

郭爱和在过往7年爱和小镇的实践中,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诸多深刻感悟:

比如,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但在导入产业或展开新的基建之前,应在规划中融入艺术思维、前瞻思维,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艺术符号等,为农村提供成本低、施工快、艺术强、有设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让“乡愁”与“乡建”融合共生、互惠互利。

比如,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需要让农民认知艺术、了解美,为农民、乡镇干部普及美育教育。通过美育教育提升农民及下一代的艺术欣赏力,反哺乡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用艺术设计的眼光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破解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以及沟域经济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不是城里人。如果一代代农民不懂美、不识美,他们又该拿什么去创造美、建设美丽乡村?”这是郭爱和在多年社会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

此言不虚。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农村青少年必是建设未来的主力军。而今,国内大多数农村学校的艺术基础学科教育薄弱,村里娃与城市娃所能触及的艺术资源仍有巨大差距。

“中国需要建立美育节,需要为‘艺术基础教育下乡’建立一套资源支撑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体系。”这是郭爱和的呼吁。他就此做出三项建议,这包括:政策定向扶持、产品设计升级、专业人才下沉。

对于政策定向扶持,郭爱和建议,应加大对工艺美术和艺术人才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艺术村官”“艺术乡长”“艺术县长”战略,引导让更多懂艺术、懂设计的乡贤返乡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弥补乡村振兴过程中艺术类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对于专业人才下沉,郭爱和建议,要鼓励引导支持更多艺术设计师、工艺美术师、艺术素养高的大学生到乡村去,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在一起,让乡土资源活起来,产业壮起来,人文美起来。

“美育教育是提升国民基础素养的刚需,它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更是长期战略。”郭爱和认为,将美术老师、音乐老师请到乡村学校教学,引导优秀艺术家们走进乡村、留下知识的种子,不能只是呼吁,更关键的撬杠是建立长线的政策服务机制与奖励机制。不仅如此,也要考虑为既有乡村艺术老师提供更优越的学习深造机会,不断缩小城乡艺术教育的距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国家各项艺术进步能够同频共振。


相关阅读【被误解的三彩艺术】

过往百年,公众对三彩艺术出现了诸多误解。

比如,三彩是不是只有黄、绿、褐三色,除了上述三色就不是三彩?三彩瓷器是不是只能是胡俑、骆驼、骏马,它是不是隋唐墓葬专用瓷?

事实上,三彩并非三种颜色,而是多彩的陶瓷艺术。《辞海》中对三的注解有两种:第一种是,“三”就是“2+1”之和,可以等同于阿拉伯数字3。第二种是,三代表多次和多数的意思。我们说三令五申、再三强调、三番五次,这里面的三,全是“多”的意思。如果我们通过中国文化来解读这个“三”,就不难了解三彩就是多彩的陶瓷世界。

在1000多年前,三彩瓷器是中原地区百姓家中普遍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吃饭的碗碟、盆罐,建筑外立面装饰等。因在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大型的、完整的三彩瓷器较多,故被误解为墓葬瓷。“三彩”只是一种陶瓷工艺,在盛唐时期90%以上的“三彩”还是作为日用器型和生活器皿。

“洛阳三彩”声名鹊起,是在2010年。这年,由郭爱和担纲为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创作一幅《国之中•城之源》的壁画。

不仅如此,洛阳三彩以其色彩丰富、造型独特、题材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不但被外交部作为国礼馈赠给国际友人,郭爱和的代表作品《慧》《寻梦丝路》《中国马》《梯田》《唐韵》《周器 礼乐》《印象石窟》《绽放》等,还分别在法国卢浮宫、希腊亚洲艺术博物馆、韩国光州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中心大厦、河南博物院等博物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