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玉克:玄奘故里 | 洛阳作家写洛阳

时间:2023-05-01 10:49:28 来源: 大河财立方


编者按丨洛阳,到底是座怎样的城市?

洛阳有山水画卷星罗棋布,有巍峨城墙千年守望,也有玉楼金阙拂衣裳的诗酒趁年华和青砖黛瓦里的烟火人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写洛阳,就不能只写洛阳。要写流光溢彩的隋唐城“一夜鱼龙舞”、“星桥铁锁开”的盛唐幻夜,写满街鲜衣华裾的少年带你穿越千年的邀约,要写一口解乡愁的牛肉汤,写街边撸串的姑娘,写四月满城牡丹花香,写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写日落斜阳青年匆忙……

汉魏文章半洛阳。自即日起,大河财立方联合洛阳市作家协会推出“洛阳作家写洛阳”专题,让我们随洛阳作家的文字一起神游洛阳城。


玄奘故里,在洛阳偃师缑氏。缑氏,是一个人的姓氏,也是一处古邑。春秋时,周灵王的皇后姓缑,她出生的地方,便以其姓氏命名。

缑氏在洛阳最东部,地处嵩山向伊洛河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西眺伊阙,东望虎牢,南控轘辕,“困阳城、趋东都之必扼”。

“野水苍烟起,平林夕鸟还。嵩岚久不见,寒碧更孱颜。”(《缑氏县两首》) 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古缑氏。“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这是宋之问途经缑氏时的感慨。

千年古邑,缑氏出过多个名人,如西汉的理财专家桑弘羊,捐出家财之半资助讨伐匈奴的卜式,唐代喋血街头的诗人宰相武元衡,出使印度“一人灭一国”的传奇英雄王玄策……最为妇孺皆知的,当属《西游记》里那位西天取经的“唐僧”了。

“唐僧”,实有其人。

嵩山北麓,马涧河与刘河蜿蜒而北,使得这片土地沟壑纵横,草木森森。一条沟壑斗折蛇行蜿蜒北去,穿越缑氏的那段,叫凤凰谷。谷东,一个陈姓聚族而居的小村,曰陈河。

陈河是一座普通的村庄,登高而望,小村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或安卧在起伏的丘陵,或隐身于草木葳蕤曲径通幽的深沟浅壑。村西,清清的造纸河(蔡伦在流经缑氏的马涧河造纸,故名)不忍打扰这里的安谧,悄无声息绕村而过,绘就一幅“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的山水画,让人悠然想起“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唐诗,和“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的宋词。

村西凤凰谷,绿树掩映中一处幽静的院落,季羡林题写的“玄奘故居”的牌匾,树丛间几翼隐现的飞檐、微风中几声鸟鸣般的风铃,崖畔林梢,远近袅娜的晨雾幻化成一首空灵深邃的禅诗:十八岭/被野猫似的春雾/遮蔽了十七/ 余下的是/藏着两只芒鞋的空山。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的三月初九,一名男婴呱呱坠地,起名陈祎,这便是后来名高千古的“三藏法师”。

暮春时节,故居的古木老藤间,静幽着“禅房花木深”的禅意。庭院西侧,一棵皂角树和一棵槐树贴在一起,缠绕而生,让人称奇。据说,原先只有一棵皂角树,玄奘大师圆寂后,树顶被雷击倒,树干日渐腐蚀,成为空洞。但后来根部发出新枝,居然长出一株形似凤凰的槐树,乡人奇之,名曰“皂抱凤凰槐”。

再看皂角树,有一枝很奇特,横着往东伸,那枝粗大且伸得太远,真担心它会坠下来,以致被人用粗铁丝牵着,固定在树干上。相传,皂角树乃大师亲手所栽,大师西去谓之曰:吾往西,尔往西长;吾东归,尔往东长。17 年后,村人见树东长,喜曰:玄奘回矣。果不其然。

和“皂抱凤凰槐”相伴的,有口开凿于北齐年间的老井,大旱之年依然清冽甘甜,乃当年大师取水之处,名曰“慧泉”。皂抱凤凰槐和慧泉挨得很近,上面,井台被树荫遮掩着,下面,若稍稍使点劲,我担心树根会扎破井壁。

洛阳,天下之中,九朝古都;偃师,京畿之地,人文昌盛。葬在邙山洛浦的名人很多,但生在洛阳并能荣膺“世界文化名人”称号的却只有一个,那便是玄奘,孤峰插云。

13 岁,小陈祎在洛阳净土寺(在今洛阳市伊滨区李楼乡)出家,“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何为“禅”?何为“佛”?简单地说,禅即是思,佛便是悟。27 岁,感于当时佛学经典很多残缺不全或释义不清,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未获太宗批准,遂“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莲花在池塘里,似开非开;佛在莲花上,似笑非笑;我在大殿下,似悟非悟;香火下的路,似有似无……中土到天竺,跋涉 5 万余里,途经 110 个国家。笃学 17 载,论辩曲女城,三藏法师名震佛国。

得道归国,带回佛典 657 部,佛像 7 尊,佛舍利 150 粒。大雁塔下,皓首穷经 19 载,译经 75 部,计 1335 卷。编撰《大唐西域记》12 卷。

大师是一个行者,他乘危远迈,杖策孤征,走出故乡洛阳,走出国都长安,穿越凶险四伏的千里大漠,走进佛国天竺。千秋独步,万里投荒,玄奘,大约是陆地上走得最远最艰苦卓绝的人,必定也是走得最虔诚、最坚定、最自信、最从容的人。他走进了佛教的博大精深,走通了黄河、恒河儒佛文化的碰撞交融,走出了艰苦卓绝的玄奘之路。

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思潮主要有两种:以儒、道为代表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和佛教等外来文明。玄奘把儒学的“仁”和佛教的“善”糅合统一起来,借助皇权,使佛教在儒学先入为主渗透千年的泱泱大国大为盛行,对后世芸芸众生的思想教化以及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半世取经,半世译经,功勋无量称高德;一生研法,一生弘法,桑梓有缘敬大师。”(玄奘故里东厢房楹联)

玄奘,生在陈河,长在缑氏,学在洛阳,但他属于全世界。他的陈河故居,不过是一个孕育了由追日的夸父和填海的精卫合二为一的千古圣僧的鸟巢。

弘福寺,玄奘奉敕译经;玉华宫,太宗御赐袈裟;慈恩寺,主持修建大雁塔。

朝朝暮暮,花开花谢,长安十九载,大师译经、研佛、讲学,青灯黄卷,兀兀穷年。

664年农历二月初五,夜半,这位始创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派的“佛界领袖”(唐太宗语),以“吉祥卧”的姿势圆寂玉华寺(陕西铜川市北郊),终年65岁。

高宗悼曰: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三藏法师初葬白鹿原,后因多次迁葬,灵骨分散十余处,连日本都有,遗憾的是,千里之外的故乡,别说一指遗骨,连座衣冠冢都不曾有。

洛州缑氏,疼痛千载。

1300 余年的风剥雨蚀,玄奘的遗迹已难觅,只留下佛光寺(皇家寺院)、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这些遗迹和传说。

好在,在凤凰谷,在陈河村,尚有这处玄奘故里。

大师是一条滔滔万里的长河,而故里,是涓涓不涸的源头。

所幸,玄奘精神仍在薪火相传。

玄奘故里,退休干部董玉坤先生是一位痴心研究玄奘的专家。69岁那年,沿着玄奘的足迹,他只身西行,亲赴印度,实地考察,搜集资料。两年后,他又以71岁的高龄,再赴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寻幽探微,辨伪识真,出版了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煌煌巨著——《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

五万里行程,五十万文字,数百幅图片,葱茏着“皂抱凤凰槐”的繁茂,弥漫着玉门关的风沙,袅娜着那烂陀寺的梵音,静谧着大雁塔佛祖的拈花微笑。

《丝路追梦》,是凤凰谷里开出的花,是玄奘精神结出的果。

玄奘大师若是一部卷帙浩繁的经卷,那么这部解疑释惑的《丝路追梦·探秘玄奘西行》,便是最好的注解。

《丝路追梦》里,玄奘大师永远活着,祈福众生;追梦路上,董老先生万水千山,负笈跋涉。

云山几盘,江流几湾,竹杖芒鞋过处,汤汤大河奔流,巍巍昆仑绵延。

作者简介:逯玉克,文字见于全国各大报刊,并入选《202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多家年选。主编《河洛散文百家》《洛阳文学典藏》等。著有散文集《月明三川》《春透一犁雨》。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键词: 大雁塔 凤凰谷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