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拿下考古界“奥斯卡”,“80后”王咸秋与考古的20年热恋 | 豫见劳模匠星|世界快资讯

时间:2023-05-01 17:55:52 来源: 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热爱,这是记者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王咸秋深度对话后,最深切的感受。


【资料图】

从一知半解到潜心热爱,王咸秋在过去20年的时间内坚守在田野考古一线,先后参与了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新安汉函谷关遗址、洛阳东汉帝陵考古项目,分别获得2007年度、2013年度、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这一奖项堪称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

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感知到了考古更深层次的内涵——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不断裂的存在,复原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内核,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

已是“著作等身”的王咸秋,其实是个“80后”。他2003年从山东大学考古系毕业就“背井离乡”来到了洛阳。

“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就对河南的厚重文化有了初步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向往,因此毕业后来到了河南,来到了洛阳。我接手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王咸秋说。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里的北邙,就是位于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古人从风水学角度出发,认为这里有龙虎之气,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邙山陵墓群其实很早就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下来就是要编制保护规划。但如何保护?需要考古来提供详实的资料参考。

2004年,作为毕业入行一年的考古新手,王咸秋就参与了充满未知的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工作。

“邙山陵墓群的范围很大,我们需要在这个范围内逐村进行调查。”王咸秋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邙山地区的封土墓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在地表还能看到,很大一部分在上世纪被夷平。因此要获知陵墓群的全面信息,需要到村子里采访当地老人,一座封土墓往往需要两三位老人交叉核实,才最终能被确认并记录下来。

2004年至2007年四年时间内,王咸秋从学员到领队,率领调查小组,跑遍了邙山地区360多个自然村,用脚步丈量了700多平方公里,留下了珍贵的调查资料,基本上摸清了邙山陵墓群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各时期帝王陵墓的排列规律,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庆柱在《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一书中提到,“国家文化”的物化载体是都邑、都城(宫殿、宗庙等)、帝王陵墓与高等级墓葬及其“国家行为”的相关遗迹、遗物(如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遗迹与“鼎”、玉圭等遗物)等,这些都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物化载体。

“东汉帝陵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2000年以前也是研究非常薄弱的一环。因为东汉12座帝陵,有11座分布在洛阳,因此搞清东汉帝陵的问题,是洛阳考古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王咸秋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近几年来,王咸秋一直负责白草坡东汉陵园的考古工作,对帝陵地望、陵园布局等问题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田野考古确实比较辛苦,常年在外、风吹日晒,几乎无休,除了下雨天基本都会在项目现场。当然下雨天也不会闲着,利用不能去现场的‘空闲’整理资料。但是这也慢慢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考古工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意义。”王咸秋说。

秉持着对于考古工作的专业与热爱,2012年为配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遗产点的跨国申遗工作,王咸秋在没有此类遗址考古发掘经验的情况下紧急受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了“汉函谷关” 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2013年,“汉函谷关遗址”的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汉函谷关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不停地探索未知,我想这就是考古工作最大的魅力。”王咸秋说。

他也坦言,考古工作更像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仅要会读文献、会“挖土”,还要会跟人打交道。“因为其中有非常多需要协调的工作,当然也需要有一些耐心和情怀,还有对文化遗产的敬畏。”王咸秋说,目前考古一线从业人员的力量还很不足,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并加入进来。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数次用“责任”二字,来概括他对考古工作的理解以及于他而言考古工作的重要内核。“回顾过往20年,我越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价值重大的事情,对于考古工作也越发热爱。”王咸秋说,唯一的遗憾是对于家人的亏欠,陪伴太少太少了。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键词: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