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迅速,业已从“可选项”成为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必选项”。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超1600家。
目前,行业基于不同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探索出了迥异的互联网医疗业态,包括从事轻问诊的在线咨询平台、聚焦“严肃医疗”的数字医疗平台,以及药品零售为主的医药电商平台。
百花齐放带来的繁荣背后,行业也暴露出“以药养医”线上化、业务形态的“单点式、浅层次”等问题。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互联网诊疗回归到“提供严肃医疗服务”的定位。
严肃医疗的互联网化如“长坡厚雪”,需要长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运营能力积累。互联网医联体,或将成为互联网医疗发挥自身核心价值,正本清源“打好翻身仗”的主阵地。
“将互联网医院升级为互联网医联体,这是分级诊疗的关键落地路径。”早在2016年10月的一个行业高峰论坛上,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就曾抛出这样的观点。
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创办者,微医也是互联网医联体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医院+公立医院协作+区域互联网医联体+打通医保支付”的创新路径。通过观察微医的创新实践,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深扎根 稳“出头”,
奠定互联网医联体基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
同年,乌镇互联网医院揭牌成立,开启了在线处方、在线复诊、远程会诊等融合创新的先河,打破传统医院围墙,使医疗全流程中的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形成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也为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形式发展医联体,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与政策同频。2017年,微医与河南省平顶山市政府达成协议,以郏县作为试点,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和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智能分级诊疗体系,通过微医自主研发的“流动医院”,以“车、包、站”(包括云巡诊车、云巡诊包、医卫工作站)的新组合形式,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而在彼时,当行业多数锚定医药电商模式快速变现时,微医却选择“扎向泥土”深度挖掘,此举为当时业界所不解。但事实上,正是将互联网医疗服务下沉到基层的探索,推动了互联网医疗向互联网医联体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底,郏县完成家医签约47.6万人,签约率达73.2%,重点人群签约率同比增长6.37%,履约率同比增长7.52%。“郏县模式”在2018年获得国务院深改组专报推广;今年8月,郏县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深耕细作显成效,
两年规模比肩三级医院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在行业欢呼雀跃“松绑”的时刻,微医却盯住了政策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医联体。
《意见》提出,医疗联合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针对慢性病的特点,2019年,微医在山东省泰安市开展“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慢病管理创新服务。这是微医依托互联网医院打造互联网慢病医联体的首次落地实践,也是城市医保部门直接购买数字慢病管理的模式创新。该模式涉及慢病管理线上线下全流程,形成慢病管理防、诊、治、管、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并通过数字化、规范化的全流程管理,强化了医保监管和控费。仅一年时间,当地慢病患者单次人均就诊时间就从2-3小时减至30分钟,单次处方金额较2019年下降12.7%,极大地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节约了用药支出。
尽管运营数据亮眼,但此前资本普遍青睐医药电商模式——直接复制电商,以流量为基础,以互联网医疗为合规工具,撬动药品销售。
正因如此,虽然微医互联网医联体带来了医疗服务可及性、有效性、经济性以及透明性的提升,却在初期饱受争议。事实是,医疗从来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行业,即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需要慢工细活的耐心和定力。
相比传统医院的投入产出,微医仅仅花了两年时间就证明了其商业价值。此前有报道称,微医在泰安、济南、天津等地运营的互联网医院营收已接近三级医院规模。在泰安落地的慢病互联网医院,年问诊量已接近90万人次,这还不包括其他非慢病患者的日常在线问诊业务。
目前微医在全国共有30余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8家实现了与医保系统的打通。以此计算,未来微医互联网医院平台上,至少将形成规模相当于30家三级医院的互联网医院矩阵。
数字化健康管护组织,
开辟互联网医疗新航道
微医的实践证明,为大医院分担压力、为基层医院提升能力、为支付方提效率,这“三为”是互联网医联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成为了医疗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前提条件。前期深耕互联网医联体所带来的“乘数效应”的显现,也为下一步落子提供了因循。
日前,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提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三明医改正通过建立“健康管护组织”,致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2020年,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主导下,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在此基础上,该模式探索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病种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根据医疗健康管理质量考核结果,落实“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医保支付方以确定成本为健康结果买单,构建起全新的健康责任机制。
互联网医联体带来的变革,已不仅仅停留在打通资源,还推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以更一致的目标为前提,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起相应的动力机制,促使行业由原本为医、药买单的“价差模式”,走向为健康结果买单的“效差模式”,真正构建起“健康责任制”。
天津的实践在深度打通了“医、药、保”的基础上,容纳进足够数量、足够多元的产业链主体,形成“支付+履约”双轮驱动的闭环生态,数字化健康管护组织(HMO)初步成型。
在支付侧,互联网医联体通过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开展医保总额管理、按病种/人头付费。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医保向商保开放赋能,提升事前精算能力、事中风控能力、事后理赔结算能力,开发长护险、惠民保等医保商保一体化产品。其所提供的医疗健康维护服务帮助医保控费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商保的“对赌”属性,全面为“支付”提效。
在履约侧,互联网医联体实现了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协同和联动,为用户提供高效、有序的医疗健保服务;依托数字化的药械交易平台,搭建区域药事服务中心、智慧(中)药房,提升供应链的效率,提供安全高效的药事服务;并基于数据逐渐形成自身的数字医疗能力。
可以看到,互联网医联体以数字化等手段,连接、赋能医疗价值链上的多方,全面为供给侧“履约”提效,最终为用户提供数字疗法和全面精准的健保服务。
一条基于互联网医联体打造数字化健康管护组织的创新路径已跃然眼前。回望来时路,从创办互联网医院广泛连接医疗资源,到探索互联网医联体与实体医疗机构协同共生,再到构建紧密型互联网医联体推动医保支付方改革 微医对实现严肃医疗提质增效初心不改。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多业态的探索也将继续大浪淘沙。随着行业步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锚定“长坡厚雪”赛道的企业必将获得时间的犒赏。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