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教授林甘走了 一生都奉献在公益上遗体也捐了

时间:2019-10-18 14:06:51 来源: 齐鲁晚报


内衣是10年前的,坎肩是20年前的,生前捐出全部家产,家具也是捡来的……“破烂教授”林甘走了!10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退休干部、研究员林甘同志的遗体捐赠仪式举行。依照林甘同志的遗愿,仪式从俭从简。“父亲生前说,自己能捐的已全部捐完了,就剩下自己了。现在把自己也捐出去,不管是器官还是遗体,希望能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林甘的儿子林松说。

一次捐数十件新衣服,对自己却十分吝啬

林甘是福建福州人,1933年出生,作为省农科院的退休教授,住在省农科院四宿舍。

多年来,他的捐款远到印尼、舟曲、汶川,近到平阴、明湖中学,少至几百元,多至上万元,自1998年以来用于公益事业的捐款累计已达30余万元。2005年,林甘被评为十大“山东好人”。

林甘夫妇曾不顾天气严寒,亲自跑到服装店,花1000多元钱购买了20件新衣和16条保暖裤,无偿捐赠给特困大学生。然而,在帮助弱势群体上很是阔绰的他,对自己却是相当吝啬。家里用着捡来的家具、身上穿着一扯就能烂成布条的衬衣。老伴李杰说,“家中的日光灯都是在街上捡的,自己扯上电线便再利用了,四方桌是从我原来的家里搬过来的,这个橱柜是朋友送的。”也正因此,林甘有了个“破烂教授”的绰号,他戏称自己节“捡”持家。

“1998年我们俩结婚的时候,一起捐给红十字会1000块钱作为结婚纪念。后来他却捐上了瘾。”李杰说。

2002年,平阴干旱,老两口捐出一年的工资12000元;2003年为抗击非典捐款2000元;2004年8月,得知残疾人刘冰心的感人事迹后,他捐款4000元;2005年,向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捐款10000元,向印度洋海啸灾民捐款10000元。受老两口捐助的孩子更是不计其数,仅捐助明湖中学的贫困生便有14次,还有18张全国各地汇款单回执,从400元到4000元都有。

自筹资金搞科研,身后事看得很淡

“如果走进他的世界了解的话,确实是一个善良的老头。他研究疫苗,捐款都是为了帮助别人,他在做一个梦,我也想努力圆他这个梦。”在李杰的眼里,林甘就是“生活上的白痴”“一根筋”,只会搞科研、做实验。但不论是搞科研还是做慈善,林甘都得到了李杰的支持。

从1987年开始,林甘就不再要国家科研基金,自筹资金搞科研。

他的特立独行注定不能得到周边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前常有农民带着病猪、病羊和病家禽摸上门来找他治病,却经常敲错门,为减少对邻居的打扰,林甘在楼道贴上指示牌,一路指到他四楼的家门口。“老林是省农科院畜牧所退休的,用红笔在门口标记主要是为了方便很多养殖户来找他,他被称为‘鸡祖宗’‘猪八戒’,只要是小动物得病了找他,基本都能治好。”李杰说。

林甘曾说,9年间,经历过的失败不知多少次,直到1996年终于研究成功。2002年他研制的“免疫增效弓形虫灭活苗”通过济南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2013年,林甘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当时,林甘就希望在百年之后,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齐鲁医院复检说癌细胞已扩散,等过世后,器官可以捐献给需要的人,现在都报道眼角膜紧缺。器官也能用作科研,帮助更多的人。”林甘曾说。

捐献身体器官,李杰也无异议,“一辈子风风雨雨的,身后事也看得淡了。器官可以惠及更多人,不能浪费了身体这么好的材料,我也能理解。”

关键词: 林甘 公益 教授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Copyright© 2014-2020 中原网视台(www.hnmdtv.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