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市群的建设已是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单元。
日前,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至此,在2018年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的"新角色"更加明确。
但同时,"高质量"、"一体化"等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点工作,也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在率先参与到区域一体化建设的企业中,华侨城或是不易复制,但值得借鉴的优质范本。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
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三角区域的地位不言而喻。
根据央行发布数据,2019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至23.7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3.9%,规模在世界级城市群中稳据一席之地,地理位置上亦是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
而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如何有效打破行政壁垒,使各要素整合贯通,进一步激发经济潜能无疑是促进区域更好发展的重大课题。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赋予了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共同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使命。
与此同时,推进速度亦在加快。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次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新一轮区域发展的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打造全球更具竞争力的巨大舞台,亦或者与长三角居民切身相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为企业提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前行的可能。
但在另一方面,"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等代表长三角区域发展趋势的词汇,也凸显出区域发展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纲要》在提出着力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建成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等目标的同时,便明确了以坚持创新共建、坚持协调共进、坚持绿色共保、坚持开放共赢、坚持民生共享为基础原则。
显然,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对企业的长线思维、规划意识、运营能力乃至社会责任感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或也意味着,各个行业满足发展要求的佼佼者,将率先参与到区域发展的建设之中。
发挥文旅优势融入区域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与城镇化进程的联系不可谓不紧密。细化到涉房企业,其角色正逐步向城市运营商转型,运营的思维与能力几乎成为分享区域发展红利的前提条件。对于独具"造城""营城""优城"等经验优势的央企华侨城来说,似乎正当其时。
如何在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做好都市圈内的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布局的协同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人文宜居,是业界对这家在新型城镇化领域位居头部的城市运营商最大的好奇和期待。而随着华侨城在长三角项目的纷纷落地,答案逐渐呈现。
其中,位于合肥的华侨城空港国际小镇,即是华侨城给出的答卷之一。在这个占地9.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50万方的项目之上,华侨城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临空经济产业和文旅休闲产业,构建"3+9"产业体系,致力于打造合肥乃至长三角区域产城融合项目的代表之一。
华侨城华侨城空港小镇创展中心
"超越生境、超越地标、超越街坊",这是华侨城规划合肥空港国际小镇时,经过多轮研讨形成的,从生态城市、日常性城市地标、居民生活方式等多维度发力。,华侨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江淮特色、高点定位"的品质标准,做好高品位高水平的整体策划规划,综合统筹当期需求与未来城市发展空间。
在留给合肥空港无限的想象空间之余,可以看到这仅是其在长三角布局的一角。除安徽之外,华侨城计划于浙江打造杭州"芳菲与城"、宁波"欢乐海岸"、宁波"东部新城"等标杆项目;在江苏以"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定位打造南京欢乐谷,以"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式城市客厅"为目标打造南京欢乐滨江……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布局,华侨城已在长三角区域内14座城市布局文旅综合项目29个,形成层次丰富的文旅产品和业态矩阵。
宁波欢乐海岸实景图
依靠华侨城在新型城镇化领域经验的远播,其在长三角区域其他项目的落地也有望加快。2020年,华侨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继续深化央地合作,与苏州市政府、嘉兴市政府等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在一体化示范区内寻求突破;与上海市各区政府单位对接,寻求商办、文旅等多业态合作机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的战略布点与未来高质量发展。
在华侨城的发展轨迹中,紧随国家战略构成其成长主线。在长三角区域深耕细作之余,华侨城还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其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全国布局城市已超过60座。在巩固文旅产业优势的同时,形成了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电子科技及相关业务投资五大产业发展格局,在助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继续积累自身优势。
可以预见,华侨城将承担起更多区域发展的使命,扮演好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等多种角色,也将在伴随着区域发展构建起自身更为良性的成长路径。
坚守城镇化建设的人文和生态"标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区域生态环境便是守护灵魂的安身之所。
相较于简单粗放的"平地盖楼",从文旅角度出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企业拥有硬实力,也要企业"讲情怀"促进现代化与文化生态的相互包容。
正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所指示内容,"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已经是长三角区域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华侨城亦深谙此理。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华侨城始终坚持文化营城、生态筑城的绿色发展理念,保证了现代化演绎与城市历史传承的相生共荣。上海苏河湾项目历时七年精心修复历史建筑上海总商会、无锡锡钢浜文旅项目展现的"东方民俗艺术走廊"水弄堂……在华侨城参与建设的项目,保护城市原有风貌、发扬城市自身文化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份重视社会效益的精神,是央企华侨城多年来在文旅产业探索上的"政治自觉",也是其富有前瞻性的坚决转型之下的成果展现。
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
在多数人的意识中,文旅产业的探索无异于一场面向蓝海的苦行,而在这条路上华侨城已经走了三十余年。查看华侨城的历史坐标,自1989年建成中国首座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以来,华侨城先后建设完成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享誉全球的知名IP,并以此摸索出"文旅+地产"的发展模式。
建设新型城镇化使命的召唤,更加坚定了华侨城的转型信念。在转型中,华侨城自原有模式上构建实施"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两大创新发展模式,以产城融合、多元生活以及自然宜居构建出其独有的"华侨城范式",而如前文所述,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人文风俗结合起来,亦是华侨城集团文旅产业众多特色标签的其中一个。
华侨城跻身2019年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
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者,华侨城在文旅产业、城市运营上取得的成果已不言而喻,"中国旅游集团20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中国特色小镇运营商综合实力和文旅小镇运营商TOP1等荣誉不断佐证着华侨城先行者的实力。在世界主题公园权威研究机构美国主题娱乐协会(TEA)与第三方旅游行业研究及咨询机构美国AECOM联合发布的2019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中,华侨城以全年接待游客5397万人次跻身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蝉联亚洲第一,成为首度进入全球三强的中国文化和旅游企业。
得益于差异化的定位与前瞻性的战略转型,在传统开发销售模式逐渐出现瓶颈之时,华侨城展现出更澎湃的发展动能。战略转型后的华侨城常年保持着极高增速,旗下上市公司华侨城A,在2019年营业收入更突破600亿元大关,实现了同比25%的高速增长。
从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到全国各城市群的建设与协同发展,在区域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华侨城紧随国家战略转型的成果正在不断扩大,同时,以文旅产业突围的独特路径亦展现出更广阔、清晰的未来。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