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彩绘兵马俑出土了近半个世纪,如何以本色示人?历经千年未褪色的唐代壁画,发现时已碎成百余块,用怎样的科技手段拼合复原?大唐公主李倕的凤冠出土时几乎“面目全非”,如何重现千年前巧夺天工的初貌?
古代良工秉匠心以造物,文物良医化腐朽为神奇。在首都博物馆,一场“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汇集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揭秘文物长寿背后的巧思绝技,全面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最新成果。
观展·解码
从一尊铜簋看“万年永宝”
步入展厅,一尊西周时期的伯椃(háo)虘(cuó)簋领衔出场,一同展出的老照片和视频,讲述了这件珍贵青铜器的前世今生。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五分之一,腹内铭文也部分残缺。后来几经搜罗,文物工作者找到了这件铜簋的残片,将它修复后入藏首博。展柜中有着兽首形双耳和生动纹饰的铜簋,与老照片里缺耳、残损的模样相对照,令人不禁感叹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巧手。铜簋腹内铸铭文五行,其中有“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字样,本次展览的名字“万年永宝”正是出自于此。展览以此件文物为开篇,“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一一呈现。
“展览名‘万年永宝’来自于铭文,反映了古人对青铜器的珍惜,想世世代代子孙万年永宝。对文物保护工作者而言,‘万年永宝’就是追求永恒,最大限度地维持文物的生命。”展览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周旸说,文物出土时大多是“尘满面,鬓如霜”,本次展览就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大家看到文物是怎样活起来、永葆长寿的。策展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了50余件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展览中既有距今约1万年的碳化稻米、战国时期的大型漆床等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更有一些重磅文物为首次展出,如郑州汪沟遗址出土的碳化丝织物、秦始皇帝陵出土的彩绘紫衣御手俑、唐代韩休墓《玄武图》壁画等,还有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突出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
文物保护实验室搬进展厅
对比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多光谱影像集,鉴别青金石、密陀僧、朱砂等矿物原料;轻点屏幕上的数据库,分析各种矿石和毛纤维成分;将各个部位X光片置于光板上,为圆明园马首“体检”……“慧眼”展区犹如一间大型的文物保护实验室,让人大开眼界。展览展陈设计、首都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钟梅介绍,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展厅里设置了大量多媒体和互动设备,并引入增强现实(AR)技术,在几个体验点,观众可以用智能手机、AR眼镜体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在展厅一角,文物保护实验室里的实验工作台被直接1比1还原搬进了展厅,“墙面上的分析数据、实验报告、手稿等都是从真实的文物实验室工作人员那里征集的。”钟梅说。
一张“实验台”上,一个小小的玻璃盒里放着一团碳化发黑的丝织物。专家说,别看它不起眼,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目前肉眼可见年代最早的丝织物遗存。考古队员在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的瓮棺中发现了碳化纺织品,经微痕检测技术分析,确认其为丝织品。这一发现与其他考古研究相结合,可以证明在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先民们已开始育蚕制丝,而且当时丝织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观展·提示
●展期:
至8月17日
●地点:
首都博物馆
1层B厅
●门票:免费
需在公众号“首都博物馆”预约
观展·亮点
绿面、紫衣兵马俑
现代技术还原秦人“硬科技”
展厅里,来自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两尊兵马俑最具人气。绿面跪射俑单膝跪地,面容刚毅,栩栩如生。它是秦陵兵马俑中唯一发现的绿面俑,极少出馆展览。另一尊彩绘紫衣御手俑头部缺失,双手前伸,似在持缰御马。俑身所绘紫衣的颜色,来自一种人工合成颜料,专家将它命名为“汉紫”,主要成分为硅酸铜钡。专家揭秘,以前很多颜料都是采到矿物后直接研磨使用,但这种紫色颜料必须经过人工合成。专家对汉紫在古代应用的地区与时代进行对比,发现这种颜料的使用轨迹与秦国的发展路线相吻合,人工合成“汉紫”可能是早期秦人掌握的一项“硬科技”。
古人智慧,经现代技术还原。专家说,秦陵兵马俑表面原本都施有明艳的彩绘,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和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出土时彩绘层迅速卷曲起翘脱落,极难保存,有些脱落了,有些氧化成了灰色。经过科学分析,彩绘是由褐色底层和彩色颜料层构成,主要成分有中国生漆和天然矿物颜料等,文物工作者不断尝试,研发出新材料,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让大家今天还能看到2200多年前彩绘兵马俑的本色。
韩休墓《玄武图》
耗时近一年拼接百余块残块
唐代韩休墓出土的《玄武图》首次与公众见面。专家介绍,韩休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以直言敢谏留名史册。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2014年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发掘,墓中发现了历经千年未褪色的精美壁画。《玄武图》绘于墓室北壁,是目前陕西发掘唐墓中保存面积最大、色彩最鲜亮的壁画,因为怀疑其背后藏有暗格,盗墓分子将其损毁,当考古工作者进入墓室时,发现《玄武图》已碎成百余块残块,散落在地。
专家们将所有残块打包,揭取残留在墙体上的玄武图,一并带回了实验室。专家们采用了一系列先进修复技术:通过高清扫描和高光谱对画面进行信息采集,对现场拾取的壁画残块进行计算机人工智能辅助拼接,还给壁画打了“美容针”——新型纳米材料,对残块进行加固……耗时近一年,一点一点拼出这幅珍贵的壁画。
“汉机织汉锦”
重现最早的提花机模型
这场展览,连复制件都大有来头,工作人员演示操作的一台汉代提花织机吸引观众驻足拍照。2012年,成都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台织机模型及相关文物,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完整的西汉时期的提花机模型,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科技史的空白。现场的提花织机,就是根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及相关资料,以1比6的比例复原而成的,由它可以织出一旁展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复制件。
出土于新疆尼雅墓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是迄今所见经线密度最大、织造难度最高的汉锦,堪称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纺织考古发现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深入研究,复原了西汉时期的多综提花织造技术,成功实现了“汉机织汉锦”。
李倕冠饰
大唐公主李倕冠饰
逐层提取复原精巧结构
一件镶满宝石的冠饰成为展厅里最璀璨的展品。它的主人是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孙女、大唐公主李倕,2001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整个冠饰材质近20种,零散构件500余件,嵌宝金花251件,镶有珍珠、绿松石、琥珀、红玉髓、蓝宝石、玉等宝石,采用铸造、掐丝、镶嵌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
一旁的复原步骤视频,展示了这件冠饰重获新生的复杂过程。当年出土时,这件冠饰已经无法看出本来面目,几乎是“一团乱麻”,零件多,结构混乱,层位复杂。文物专家在现场无法精确清理,于是采取打石膏包的方法整体提取,带回实验室,经长达两年的仔细清理以及逐层提取,终于复原了它复杂精巧的结构。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件完整复原的唐代凤冠,再现盛唐宗室奢华生活。
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漆床
出土后经历10年水中“沉睡”
展厅中央,一件战国时期的大型漆床格外醒目,它在2000年出土于成都商业街船棺墓葬群,历经17年修复完成,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复杂的漆床。该墓葬群出土了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船棺以及数百件精美的漆器,为古蜀文明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
精美的纹饰、精细的雕刻,床身上的回龙纹、蟠螭纹等揭示了这件随葬品的重要地位——古蜀王侯级别的人物才能够享用。然而,它刚刚出土时,还只是散落于不同船棺和灰坑之中的“漆木残件”,共45个构件,其中部分构件被盗扰,在淤泥中泡了2000多年的木构件严重糟朽,处于饱水状态,结构脆弱。“出土木漆器要保存下来很难,发掘之后必须立刻采取保护措施。”专家说,为防止木漆器出现干裂、收缩等情况,当时只能用湿布将这些木构件包裹带回实验室,重新置于水中以稳定其所处环境,进行应急保护。在经历了10年的水中“沉睡”后,专家对它进行了清洗消毒、加固脱水、干燥定形等技术处理,再进行修补、上色等繁复工序,根据榫卯结构进行拼接,持续多年研究和修复,漆床才得以重现真身。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