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博物院获悉,“考古江苏”特展将于7月1日在特展馆3楼11号展厅开展,展出来自江苏省内9家博物馆、考古研究院所的285件(套)文物展品,包括著名的七孔石刀、首次展出的石铲、丁奉墓出土的釉陶骑马鼓吹仪仗俑等。展览将持续到10月7日。
南京博物院此次特别策划的“考古江苏”特展,回顾江苏考古发展历程,致敬考古先贤,礼赞中华文明。展览分“实证鱼米之乡”“追溯文明之源”“探寻古国踪迹”“印证大汉雄风”“勾勒六朝风华”“再现江南盛景”“服务美好生活”七个单元,用一件件文物诉说考古在阐释江苏古代文明、描绘江苏灿烂历史和回馈当下民众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新石器时代的猪形罐、江豚形状的灰陶壶、刻花鱼形骨匕、石雕猪头……记者在“实证鱼米之乡”展厅里,看到了不少和动物相关的展品。此外,展品中还有在考古学界非常著名的北阴阳营出土的七孔石刀、丁奉墓出土的釉陶骑马鼓吹仪仗俑、西汉老百姓搓澡用的搓石、东汉下围棋的蓝绿色琉璃棋子等。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周润垦介绍,展品中的猪形鹿角器距今有8000年左右,“仔细看会发现上面三个部分有浮雕,獠牙、眼睛、耳朵,刻的是野猪的模样,在8000年前也应该是一件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品。”
江苏境内的考古调查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持续奋斗,江苏考古在探索地域文明、保护文化遗产、服务美好生活上积极作为,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苏考古人在江苏南部、江淮东部、淮河下游发现一系列距今8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结合史料文献印证和现代科技手段,经过考古学、历史学、环境学、动植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证实,江苏是中国最早的“鱼米之乡”之一。
江苏考古人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水田考古实践。泗洪顺山集、韩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中国最早的水稻田,将江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
江苏地区的汉代墓葬以徐州和扬州为中心,江苏考古在城市聚落、丧葬制度、手工业生产、简牍文字、画像艺术、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江苏的六朝考古工作经历了探索、发展、总结、转变等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地面调查试掘与文献史料结合进行考证,到配合国家基本建设、以陵墓及世家大族墓葬为重点进行发掘,再转变为墓葬与遗址考古并重。“城市考古”是现阶段江苏六朝考古的重要方面。
随着江苏考古事业的发展,许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等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弘扬和保护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些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等建成了集保护、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成为江苏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摄影报道)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