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慢行路、月牙状转弯警示带、“零障碍”示范盲道、立交桥下的养护驿站、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路边“防撞神器”……今年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锐意创新积极探索,为深圳道路装备新型道路交通设施,切实强化道路管养,稳步提升交通品质,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幸福。
巡检手段升级
回购高速进入智能养护时代
高速公路具有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情况复杂、养护作业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设施完好和通行车辆的运行安全,一直是深圳道路养护工作的重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提升四条回购高速的养护工作质量,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设施处在四条回购高速开展了智慧巡检工作。即利用视频检测车智能识别道路设施病害,与人工日常巡查形成对照补充,出具检测周报和月报,成为判定道路管养计划的重要依据。
经过近一年的试验,智能巡检病害识别准确率达到94.8%,大幅提高了养护工作效率。
立交桥下建养护驿站 养护便民功能全
市交通运输局利用立交桥下的空间建设养护驿站,实现养护便民双结合。驿站不仅承担着道路养护的职能,包括巡查班组考勤、台账整理、教育宣贯、应急值班、应急物资临时储备等,还配置了许多方便市民出行的设施,如洗手池、直饮水、免费手机充电器、应急药箱、交通导行图等。
目前,深圳首批养护驿站已经投入使用,红岗东人行天桥驿站就是其中之一。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还将推动《深圳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印发实施,积极利用桥下空间建设养护驿站、服务驿站、绿化景观带、生态长廊、雕塑小品、5G基础设施、“宜停车”等便民设施。
全市推广转弯危险区警示带
对泥头车、搅拌车等大型施工车辆的管理,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挑战。车辆盲区大,驾驶员难以察觉靠近的行人,尤其在转弯行驶过程中因转弯半径不一致导致“内轮差”现象,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为保障行人安全,市交通运输局试点设置“转弯危险区”警示带。
在南山的望海路-中心路、东滨路-爱榕路交叉口,通过软件仿真模拟大型车辆运动轨迹,路面用橘黄色标注出沿轨迹形成的危险区;警示带最外侧标线采用振荡标线+反光道钉组合,对驾驶员起到了强化警示作用;路口斑马线位置设置“望左”标线,提示行人注意观察。
龙华的环观南路和记仓储物流园区路口,通过划线压缩进、出口道最右侧车道,引导大型车辆靠路内行驶;施划喇叭形红色“转弯危险区”警示带,加大车辆转弯半径,减小大型车辆“内轮差”。
市交通运输局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同步深化、细化、优化“转弯危险区”警示带的设计,在全市应用推广。
车辆防撞“神器”上路
除了针对大型车辆的警示,市交通运输局对市民的驾驶安全也采取了“黑科技”保护措施。
位于坪山区的碧三路,是一条景观市政道路,沿线共有桥梁10座,横跨于山林之间,部分路段弯急坡陡、路侧高差较大,车辆驾驶员未及时减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夜间行车时更甚。
为解决该路段拐弯长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隐患,市交通运输局创新运用滚筒式护栏,在碧三路等坡陡弯急的路段试点安装了165米新型护栏——滚筒式防撞护栏。
这种滚筒式防撞护栏采用了EVA和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高弹性和耐磨损的特性,利用撞击后滚动导向消能的原理,既有足够的强度避免被撞破,又能吸收大量撞击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安全防护能力。
打造“机非共板”特色示范路
针对骑行一族,市交通运输局通过“机非共板”改造工程,保障人车通行安全,维护交通环境稳定。比如位于南山区的荔园路,人流、非机动车流、机动车流流量大,高峰时期人车混行现象尤为突出。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建设机非共板专用车道,化解人车混行风险。市交通运输局还设置了绕背式自行车道,保障市民骑行安全。整体改造后的荔园路焕然一新,成为了一条安全、舒适、美观的特色示范路。
针对步行一族,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升级改造慢行系统,让市民畅享出行品质。近期,市交通运输局就完成了对沙径线罗湖段的慢行系统改造。
市交通运输局在沙径线路面分隔出慢行道,完善路面交通、排水设施,进行道路沿线景观绿化设计。其慢行道标线刻划采用彩色标线替代传统白色道路标线,色彩鲜明的标线使慢行道更具美观性,远观仿佛有一道“彩虹”投射在地上。
改造完成后,沙径线罗湖段变得整洁、干净、大气、美观,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的舒适度,满足了周边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
示范盲道在中心街区铺开
同时,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完善无障碍交通设施,比如红荔路上连续畅通的盲道系统、深南华强路口标识清晰的无障碍过街设施、田面人行天桥下新建的无障碍电梯、桂花路新改建的无障碍过街坡道、深南燕南路口改造提升后的二次过街岛……
市交通运输局从“盲道排查,确保通达连续”“坡道整治,确保平顺舒适”“改造天桥,确保快捷便利”“提升过街,确保通行安全”“协同残联,确保系统整治”等方面对福田中心片区的无障碍设施开展整治提升,实现了大部分主次干道的盲道连续、无障碍坡道完整、行人过街安全、交通环境品质提升等目标;建设了红荔路、深南华强二次过街等一批示范工程,打造了“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
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入开展道路设施整治提升工作,提高道路养护标准,对道路无障碍设施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行效率和使用频率,优化出行环境,提升出行品质,让市民出行更安心。
(董玉含)
头条 22-01-21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20
头条 22-01-18
头条 22-01-17
头条 22-01-13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11
头条 22-01-06
头条 22-01-05
头条 22-01-05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31
头条 21-12-29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7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3
头条 21-12-22
头条 21-12-20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