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 陈青青】针对《经济学人》杂志一名驻港记者工作签证被香港特区政府的拒签一事,香港入境事务处(入境处)14日在回复《环球时报》记者问询时称,入境处会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处理每宗申请个案。 专家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就保安或其他事宜,有权接纳、延迟或拒绝任何申请人的工作签证,也不用对外做出解释。
《经济学人》杂志13日发表声明,批评香港拒绝给该杂志社的记者黄淑琳(Sue-Lin Wong)续签工作签证。 该杂志总编辑贝德斯表示,杂志社对记者黄淑琳的业务水平“引以为傲”,对香港入境处的决定表示遗憾,因为对方“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贝德斯还宣称,港府应当继续保证外国媒体准入,“这对香港作为国际都市的地位至关重要。”
香港入境处周日就《环球时报》问询回应称,不对个案(拒签黄淑琳工作签)做评论,会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处理每宗申请个案。
不过,西方媒体没有放过黄淑琳遭拒签这一正常事件,而是开始了新一轮炒作。路透社等报道时直指香港国安法“压迫言论自由”“香港新闻自由遭受侵蚀”等说法。
事实上,11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对此论调进行驳斥,汪文斌表示,外国在港媒体和记者,只要遵守法律、依法依规地进行报道,各项合法权利都会得到充分保障。
汪文斌介绍,截至2021年4月,驻港外国媒体共有628名持工作签证的外籍员工,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8人,增幅达18.5%,仅彭博社一家在香港就增加了55名外籍员工。
全国港澳研究会香港特邀会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理事朱家健对《环球时报》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就保安或其他事宜,有权接纳、延迟或拒绝任何申请人的工作签证,“即使为工作签证设下条件,也是供求、入境政策或保安需要,也不用向他人解释,有些事情也不用说的太明,外界会猜到其中隐含的信息。审批有依据并按照程序,或许问题出自申请人过去的言行与工作范围和签证性质不符。不获审批工作签证人士需要反思以前曾做过什么事、发表了什么言论。诬蔑香港特区政府“侵犯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人权”是危言耸听。
朱家健表示,此类事件在西方社会也很正常,只要存疑,就动辄不审批入境、撤销签证或递解出境,相比较而言,香港特区政府此次处理方式已很厚道。“香港特区政府行使公权力,是职责所在和法律赋予权力,也无损香港言论和新闻自由,相关人士不要此地无银三百两,该事件外界也不要无限放大。”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
头条 21-12-07
头条 21-12-06
头条 21-11-30
头条 21-11-26
头条 21-11-25
头条 21-11-24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7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