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国家林草局网站发布关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2000年被列入名录里的野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0日发布了《关于(“三有动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相比此前版本,野猪被“移出”名录。
今年以来野猪“闯祸”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12月10日,一头野猪疑似被路过的大货车惊吓,撞破一户人家的大铁门,并翻越了一堵围墙进入到该居民家的院子里。报道中称,事发后,居民和邻居合力将野猪赶出家门。
一名陕西商洛山阳县的村民肖先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10月17日下午他看到村里大路上有一头野猪在追一个小女孩,便拿起路旁的钢筋驱赶野猪,在驱赶过程中,自己的大腿也被咬伤,伤口有6厘米左右。当地村民表示,村里经常有野猪出没,“晚上很容易在村子里碰到野猪,村里种的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常常被野猪破坏”。
另据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8日,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几位村民被一只闯进村子的野猪袭击,其中两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人伤势严重。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国家林草局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规定,经组织科学评估,该局拟定了《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面向公众征集意见的新版《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相比前一版增加了680种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兽类30种、鸟类445种、爬行49种、两栖132种、昆虫24种。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在此前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野猪名列兽纲偶蹄目猪科之下,也是猪科中唯一的一种“三有动物”。而在新版名录中,猪科动物已不复存在。
国家林草局方面表示,此次林业部门是根据野生资源的变动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对《名录》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保护形势,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供图/视觉中国
声音
猎人:没有狩猎队,老百姓的谷子还受得了?
近年来,合法的野猪狩猎组织越来越多,据媒体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专业猎捕队伍共猎捕野猪1982头。
“没有狩猎队,那老百姓的谷子还受得了?全都得被野猪滚掉了!”老林是福建省邵武市吴家塘镇护农狩猎队的队长。为了狩猎野猪,老林和队员们也像野猪一样昼伏夜出,在月夜下搜寻田间野猪的踪迹。作为老猎人,老林能够根据野猪留下的脚印和吃剩下的残渣来预判野猪下一次出没的时间,还能根据野猪的习性知道前半夜和后半夜来的野猪有哪些不同。
护农狩猎队除了捕杀野猪之外,还肩负着帮助林业局和森林公安打击偷猎的任务。江西婺源的振飞狩猎队曾经多次被媒体报道,振飞狩猎队的创始人王振飞介绍,振飞狩猎队在山里打猎的时候,会关注一些非法狩猎的动向和线索,一旦了解到就要向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安提供情况,配合有关部门打击非法盗猎。
非法盗猎和合法狩猎都是打野猪,但本质上却有着不同。狩猎队打野猪的数量是被严格控制的,甚至连被打死的野猪的性别、时间都要听从林业部门安排。
老林说,以当地为例,每年十一月到二月的冬季,野猪都在山上群居,这个时候稻子还很老,没有山上的食物好吃,野猪下山的不多。到了三月至六月的春季,是野猪的繁殖期,狩猎队是不能捕杀野猪的。到了七月,野猪就会成群地下山吃稻子,此时狩猎队才开始行动。
每年打野猪的数量是根据林业部门的数据动态调整的。除了野猪之外,狩猎队也不能捕杀其他的野生动物。
公益人士:野猪该不该打是个科学问题
致力于保护华北豹等大型猫科动物的公益组织“猫盟”创始人宋大昭认为,野猪该不该打其实是一个科学问题。
宋大昭说,野猪其实在整个生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野猪是很多大型肉食类动物的食物,老虎、豹子、豺、狼等肉食类动物都以野猪为食,野猪的数量也就决定了这些大型肉食类动物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野猪还是整个生物界构建的一个很好的传播者,很多植物的种子通过野猪的进食和活动来进行传播,所以,野猪并不是只糟蹋粮食,他们也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当然,生态需要平衡,如果过多了,就是生态‘过载’,这也是个问题。”宋大昭说,在他看来,野猪打与不打,主要是要衡量当地生态可容纳野猪的数量到底是多少,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少了就要保护,多了就可以打。
宋大昭举例说,他们在保护华北豹的过程中的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华北地区的农民解决人兽冲突,在人兽冲突中,并不是野猪频繁地毁坏庄稼,就证明野猪泛滥了。宋大昭认为,当地的林业部门对于野猪的数量应该有一个很详细的掌握,这样就算是去捕杀野猪,也能够有针对性地去做,不会破坏到生态的平衡。除了捕杀以外,宋大昭还提到也有其他方法可以防止野猪毁坏庄稼,比如在临近山地的农田周围安装弱电网。
专家:即使移出名录也不意味着能随意狩猎
野猪为何频频与人类发生冲突?野猪如果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办公室动物学专家孙全辉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在野外,野猪几乎什么东西都能吃,也正因如此,野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强,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在食物链上,野猪是豺、狼、虎、豹等顶级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因此野猪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策略就是大量繁殖。“母野猪通常每年秋季交配、春季产崽,每窝可产4至12头幼崽,食物充足的年份母猪甚至可以两年繁殖3次。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野猪崽的成活率比较高,一般第二年它们就能参与繁殖。”
孙全辉介绍,有观点认为,1949年时全国的野猪数量超过200万头,但此后的几十年里,野猪数量迅速减少,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野外野猪数量已降至几万头,直到2000年野猪被列入“三有动物”名录,加上同期针对野猪的非法狩猎活动减少,野猪的数量又开始快速增长。野猪本身是多种顶级掠食动物的美食,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虎、豹、狼、豺等食肉动物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也导致了部分地区野猪种群增长过快。孙全辉说,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野猪和人类发生冲突的情况日益增加。
“目前来看,林业部门也在通过种种办法,解决人和野猪的冲突问题。”孙全辉说,“将野猪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也是这种尝试之一,当然,目前这个尝试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按照这个名录来施行。”
但孙全辉提醒,就算是野猪未来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也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随意捕猎野猪了,“我国的《刑法》等都有对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捕猎必须在政府的规定下进行。”
同时,孙全辉表示,一个地区野猪的数量是否过剩,不能简单地用是否与人类发生冲突为依据,而是要建立在对野猪种群参数的科学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如密度、性比、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人工狩猎虽然是野生动物种群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是否采用还要看能否满足以下前提:一是该物种的数量已明显超过环境承载量。二是狩猎的数量不会影响该物种以及该地区其他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增长。
孙全辉称,其实从长期来看,减少野猪和人类冲突的最好办法是保护好豹、豺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恢复这些捕食野猪的顶级掠食动物的数量,通过食物链,自然调解野猪的种群数量。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短期来看,人工狩猎干预必须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弄清当地野猪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如此才能确保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平衡发展。当前,相关部门对野猪数量的监测数据却并不清晰。据媒体报道,野猪种群的年龄结构、迁入率、迁出率以及种群交互等因素密切相关,变量太多。而有关部门缺乏长期检测机制,使得难以科学地设置野猪的检测路线、监测点,也就难以对野猪是否泛滥成灾进行预警干预。(本组文/本报记者屈畅张子渊实习生周己筠)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7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5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14
头条 21-12-09
头条 21-12-08
头条 21-12-07
头条 21-12-06
头条 21-11-30
头条 21-11-26
头条 21-11-25
头条 21-11-24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23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9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8
头条 21-11-17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6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
头条 21-11-15